中职学校“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陈丽瑜
[导读]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因课程内容与掌握技能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陈丽瑜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因课程内容与掌握技能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通过智慧课堂实施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与技能。智慧课堂的特征在于营造信息化环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技术作为课堂结构的基本要素四位一体。笔者就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主要阐述中职学校“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关键词:智慧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校;教学模式
        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智慧是让人们在参与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人、事、物蕴藏的含义,培养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能力,从而做出成功的决策。即要想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仅需要从智力体系、审美体系、评价体系人手,还需综合考虑知识体系、方法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以及技能体系等内容。对于智慧课堂,学术界作出不同诠释:首先是与知识课堂对立的智慧课堂,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其次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建立智慧课堂学习环境,通过物联网感知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电子书包等技术辅助学生学习,用教师的智慧让课堂充满灵动。即教师需要用自身的智慧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紧紧围绕学生在本次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思维、潜能与能力,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体验知识的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充分发展智慧。可见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要想实现教师授予学生受益终生的智慧,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教师必须用智慧引导学生,尽可能挖掘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潜力、思维与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必修课,福建省教育厅在2017年4月颁布了《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及其应用基础学科考试大纲(试行)》,2018年6月开始在全省中职学校组织实施考试,这不仅保障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将提高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这门课程满足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宗旨,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实用性强。该课程要求拥有一批师资结构合理,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网络平台建设及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大纲,以及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要求,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现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当前新生的实际状况授课,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意义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但从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效果来看,形式不容乐观。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亟需变革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为中职学校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智慧学习环境,以便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新技术打造的智慧课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优势,借助智慧学习平台雨课堂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为中职学校教学活动全过程提供智能化、数据化的技术支持。

在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和对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学习者的基础差异、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等问题和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尝试构建了适合中职学生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
        四、中职学校“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策略
        1、进行智慧课堂的案例设计与实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我们通过智慧课堂,设计适应我校入学新生的典型案例,例如针对计算机系学生我们设计难度相对高一些的精准案例、对五年制学生,我们设计难度相对比较适中的特色案例,从而使学生轻松快乐掌握这门课程。?
        2、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
        以往教师一味追求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从而出现就业难和用人难的问题。而智慧课堂要求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必须依据市场需要与模拟企业运作的实务业务,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确保课程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例如在“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智慧课堂学习模式,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用性和实在性。
        3、创新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方法仅用于理论教学,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而言,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的教学中,可通过个人简历案例的方式引出文本录入、字体格式设置和段落格式设置等知识,或者是利用节日贺卡的案例引出绘图、图片的插入和编辑以及文本框插入等知识。对于Excel表格,可利用制作、美化班级学生信息一览表的案例导入不同类型数据的录入、格式设置和填充等内容,并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根据本次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进行课堂总结归纳。可见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应的教学素材和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彻底打破原有的讲、听、做模式,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结束语
        互联时代背景下,智慧教育逐渐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智慧教育通过将教育智慧化、科技化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与智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知识点带动技能点的学习,尤其是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实现二者深度融合,改善以往学习模式,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余华明,龙建佑.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智慧课堂构建、实施和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8):57-62.?
        [2] 吴晓如,刘邦奇,袁婷婷.新一代智慧课堂:概念、平台及体系架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3):81-88.?
        [3] 梁剑.疫情背景下高校“云课堂”在线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43-45.?
        [4] 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等.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9(4):85-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