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彭彪彪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中历史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彭彪彪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第二中学江西吉安343700)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中历史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就是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找点所在。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家国情怀,是心灵深处对于小家,对于国家的深爱之情国家是由千万个小家组成。每个家庭、每个成员都具有相同的信念,努力为小家和国家奋斗,是凝聚力的体现,是实现中国伟大梦想的重要信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如今的繁华盛世是来之不易的,是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开疆辟土、对内抗击反动势力、对外抵抗列强侵略换取而来的。同时,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意识到要珍讲当下,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时刻树立和坚持国强则我强的信念。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阶段是学习的重要阶段,高中生的心智也趋于成人化、在对国家、对社会的认知过程中教师进行正面积极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向是满足应试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讲授了历史考点中的重点内容,而学生为了考试强化背诵记忆,但是这种教学理念是错误的。首先,这种教学模式的气氛是枯燥乏味的;其次,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背诵和记忆知识内容。但是却缺少了对于历史内容更深层含义的认知,难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方法
        在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明确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切忌以应试教育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知每个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考虑:
        (一)明确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注入家国情怀理念
        1.在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中会有大量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和认知。就会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历史弯景,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逐渐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在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日的。尤其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中吸易激发爱国情感,教师在这部分的历史教学中应该着重讲解,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同时要渗透给学生家国情怀理念。抗日战争中日本参与到了八国联军的侵华行为,又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不断侵华一直到我国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等行,是炎黄子孙永不能忘记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搜集日军侵华的罪证图片,让学生时刻铭记历史。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南京抗日碉堡遗址前身穿仿制二战日本军服”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新时代的青年人铭记国难、杀戮、暴行,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家国情怀。
        2.中国是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诸多历史文化或名胜古迹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充分体现了历史教育的意义。

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恒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搜集相关配套学习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或教学素材,以此拉近历史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家园情怀的信念。  
        例如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其的进步》从杨贵妃爱吃的荔枝引出教学内容,从古时的飞骑传送到现在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从以前的蒸汽火车到现在的复兴号,各种交通工具的历史演变体现了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今天先进的交通工具是众多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努力奋斗换来的、以此让学生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筑牢学生为科技强国梦。
        (二)增加课外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认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家国情怀的信念更加深入,可以为学生创造课外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游览历史博物馆或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等。通过历史文物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感受过去和现在生活的区别,并能够意识到现在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比如编排家国情怀主题的话剧,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融入到话剧情节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缓解高中学习压力的;组织学生参观庐山会议旧址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组织学生观看家国情怀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战狼2》,每个有中国血性的人民都会被电影中的情节感染到的,而电影勾起了每个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个人受到位难后始终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的。
        (三)采用对比方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在古代历史中将各个朝代,按照国家政治特点来进行分段,如西周时期是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到了清朝时期则是推行三省六部制度,教师便可以从这不同的制度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各个朝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所选取的制度也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种新的制度的出现,都是我国一次民族融合的大进步,清朝更是一个有少数民族所统治的国家,使得多个民族在同一的政权的领导之下能够更好地融合生活。虽然我国现今的社会与过去社会在性质上存在不同,但是过去的政治制度与文明却对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有若启发,通过对于古代政治制度与文明的了解、对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现今政治制度的了解,激发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有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对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情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学生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起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戚建满,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J];学周刊;2019年16期
[2]蒋军,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年02期
[3] 庄黎丽,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家国情怀的渗透[J];中学课程资源;2019年01期
姓名:彭彪彪,男,汉族,江西吉安人,大学本科,中二,研究方向:历史教学与地方特色乡土文化融合问题。
         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项目
课题名称:高中学生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养与网红戏谑历史相对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立项编号:JALS2019-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