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对地理导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麦少娴
[导读] 多媒体信息的推送功能,不仅能推送文字和图片
麦少娴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惠阳中山中学  
        摘要:多媒体信息的推送功能,不仅能推送文字和图片,还能推送语言和视频。导学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导学课堂离不开大量的图文、视频信息的辅助,利用多媒体形式可以使学生更便捷实现教学视频的获取,实现导学课堂效果最佳化。
关键词:多媒体平台;导学课堂;地理教学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音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导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传统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重构,是对传统课堂新的冲击。它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除了在教育系统内部组织教学资源外,更要利用信息化环境中优质的资源和服务支持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和课内课外活动。在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背景下,笔者尝试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地理导学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多媒体平台(如钉钉)教学管理上的优势
        1、操作使用的便捷性。对于运营者(教师)而言,在钉钉的后台操作界面可以快速编辑与发送信息;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学生)而言,只要加入群,成为“好友”便可随时接收信息,参与互动。
        2、推送内容的丰富性。如,为加强地理实践力课程,基于真实情境的知识构建,师生在野外看到了什么,拍下来,录下来,上传至钉钉平台,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资料,看书,实验、绘制等研究方式解释现象,得出原理,验证现象。如温室大棚、冲积扇、大坝、地质构造等。老师的任务是提出主题,提供实证,把学生往主干地理原理建构和问题解决方面引导。通过基于真实情景的知识构建,构建开放地理课堂,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再如,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钉钉,以语音、图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推送学习内容,便于学生自主预习。而学生可以将自主预习的感悟,难点,疑问发送至钉钉,教师可及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在实体课堂上组织与学生进行探讨研究。
        3、推送内容的精准和及时性。教师通过钉钉可以对用户学生进行分组推送消息,保证消息的精准推送至每一位用户学生。而消息一旦推送成功,学生可以在手机终端马上接收,确保了消息及时传播。如此,可保证学习地理时间的有效性,避免学生在学习的时间里用手机做其它无关学习的内容,也便于学生统一学习、讨论。
4、作为新媒体的钉钉,可以实现消息的有效传播。不少学生会通过互联网搜索来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但网络上信息海量、冗杂,难以判断对错。而教师通过推送的内容,可以正确、有效地为学生答疑。
二、多媒体平台(如钉钉)对地理导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以区域地理《东亚—日本》为例在《东亚—日本》这一章节内容中,教材内容较少,单纯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高考新课标卷的要求,应结合地理实践,基于真实情境授课。
(一)课前导学。教师提前推送有关日本的精典视频,植被景观,人情风俗,房屋建筑,(时间控制在5分钟)通过与中国的对比,引导学生走进地理的趣味课堂。

接着,推送学生预习的内容:“日本的位置优越性;描述日本的地形、地势特征;河流特征及对综合开发的影响;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的原因,以东京、上海为例,进行比较气温与降水的差异”。学生通过视频,资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课前解答,并把自己的观点以书面形式发回钉钉平台,以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有针对的检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二)课中探讨。根据课前导学的学生情况,教师有针对的推送有关的图表、视频。如,日本的地形、气温和降水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日本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的季风进行探讨并通过与中国大陆性特征对比,立足主干,基于真实情景,小切口,多角度,深层次,追问式考查,加强对气候的灵活运用,加强学生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能力
(三)课后答疑。学生可在组讨论重点、疑难点内容,在讨论中提出问题。教师可根据大部分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上传至多媒体平台(如钉钉)推送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反复观看,便于掌握知识点。再者,微课程只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应该与其它教学活动相结合。例如,教师可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学习单元测试练习、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与微视频一起呈现给学生,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环境;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微课程及其它相关资料;指导学生在学习单的指导下观看教学视频和材料,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和练习。
(四)作业批改、知识迁移。课后,教师根据高考新课标卷的要求,以日本为载体创设新情境,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注重问题的开放性,打开学生的学习新情境的设立。
四、多媒体平台(如钉钉)对地理导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发展,智能手机在高中学生群体中已普及使用,无线网络的覆盖面也更加广阔,与计算机相比较而言,手机的便携性为地理导学课堂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导学课堂解决了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诸多问题,能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及其它技术手段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也可以将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大家讨论和分享,充分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作用。再者,地理主要是一门以图、表为主的学科,传统的课程里有很多无法展现图表的弊端,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作为地理导学课堂的学习辅助将会使多媒体教学从生动立体化再向多元化发展。
五、结语
基于多媒体平台的地理导学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掌控学习时间,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上传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可以不要按课程进度,内容不一定要完全吻合教材,可以凭借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发现的学生的错误,或是每届学生学到某部分知识基本上都会犯的错误,我们可以把它归纳起来,用简洁的方法进行演绎、讲解录制成视频。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能更精准地观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困生有了多次听课的机会,家长也可通过网络了解孩子的学习动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多媒体平台在教学交互中的应用  《科学导刊》2015年第17期
2、《高中地理翻转课堂设计探究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3、《导学课堂在多媒体平台的应用教学模式研究》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4、《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文核心期刊(2000)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