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兵
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 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教育的模式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改变,互联网与教育已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情况。互联网成为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构建了各级各类教育全新模式。尤其是作为艺术类的高校音乐专业在音乐教学设备、教学方式上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高校音乐教学的局限性,并对高校音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音乐 教学改革 创新模式
【引言】: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人们对音乐有了重新的定义。现代音乐教育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在高校课程的安排中可以明显看出音乐专业已日渐增多。“互联网+”时代下的音乐教学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传递了更为丰富的音乐资源,促使了高校不断反思传统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借助这一时代背景对音乐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一、传统高校音乐教学的局限性
(一)教学内容单一
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开展教学大多是依据教材来开展,教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处于一个薄弱的环节,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只关注于课本,没有对音乐的发展站在现代音乐的发展去重新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直接导致很多学生的思维停滞,在音乐学习中缺乏创造力和创新力。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呈现千篇一律的现象,音乐课程同样也表现为重理论轻技巧的问题。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系统化的音乐学习后无法将其用于音乐创作之中,在就业率上来看也比较的低。
(二)教学方式僵化
高校音乐专业在教学中采用一对多的授课形式,音乐类专业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学生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少。高校音乐教学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阶段,没有在新的时代下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音乐专业的教学不是一味的通过ppt向同学呈现出课本上出现的理论知识,而是应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音乐创作和欣赏的技能技巧。教学方式的僵化情况,不仅限制了学生在音乐中的创造力,还拉低了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这也正是我国高校音乐专业难以成为国际一流专业的原因所在。
(三)跨界交流受限
音乐属于艺术类课程,但音乐的音符与美术等专业来说具有“跳动性”的特点。每一个音符都在向人们表达音乐所呈现的魅力,但音乐本身又与艺术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大多数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甚少,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独立起来,反而制约了现代高校音乐的发展。由于音乐的跨界交流受到限制,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缺少体验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力也随之下降。音乐艺术需要注重实践能力,并通过对音乐学以致用的转换,让我国的音乐作品呈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建议
(一)借助互联网丰富海量音乐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单一的音乐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需要。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在网上获取到更多的音乐资源。世界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音乐本身就无国界,在专业的音乐教学中更应该让音乐更加多元和具体。例如,在教学民族音乐这一专题时,世界上大约有2000多个民族,而每个民族在发展的进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民族音乐。如果只从书本中的音乐出发,那么学生就无法将视野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千年的沉淀,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和文化魅力。音乐教师通过互联网获得丰富的音乐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共享,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还能通过音乐了解文化内容,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也能通过与其他民族音乐和文化的学习,使得我国学生从音乐的角度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和音乐文化自信。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音乐教学形式方法
“互联网+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有了一定的改变。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的方式,突破授课的时间及空间限制。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型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明显特点。高校音乐专业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可以缩短学生与音乐的实质性距离,也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例如,高校音乐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与学生的音乐互动,让音乐可以更好地展现魅力。互联网平台的出现,高校音乐教师还可以阻止学生线上创作音乐并进行演示,这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力。灵活运用信息化音乐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新的时代下能够突破音乐的局限性。在互联网上能够认识到各界的音乐导师,对音乐的欣赏可以有着近距离的接触。“互联网+”音乐专业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转型,让高校音乐学子可以更为深入的体验音乐。
(三)拓展多种音乐与艺术创作学习平台
音乐艺术本为一体,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为音乐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音乐在艺术中得以获得领导,并一道丰富了艺术的组成部分。在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拓展多种音乐与艺术创作的学习的平台。有学者指出,音乐教育也可以和舞蹈、美术、建筑、设计联系在一起。通过多学科的交流互动,能够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音乐艺术的生活。例如,在高校内部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各个专业的交流平台,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一学习平台去分享和学习到更多专业课程以外的知识。这种方式下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才不会在音乐学习与创作过程中陷入僵局,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散。音乐与艺术可以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相互成就,让音乐和艺术能够在这一新的时代下拥有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结束语】: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各国音乐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有效的开放与共享。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结合都存在问题。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高校音乐教学需打破固壁自封的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及信息化平台,为高校音乐的发展及学生的创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周红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J].试题与研究,2021(04):172-173.
[2]赛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J].艺术评鉴,2020(18):89-91.
[3]颜道淦,田雷,张雪莲.“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