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中心小学
摘要:为了扩张艺术教育中的创新人才,现今的艺术教育方式更看重对学生的自主创造力的培训,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用不同的方式对艺术课程进行教学。其中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不仅能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向往之情,更能加深对艺术创作的灵感,放飞学生的思维,展开奇特的想象力,自由自在进行创作,努力使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点,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题材。并用小学生的真挚童心为美术增添乐趣,在美术课程中学会处事的道理,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运用美术教育使德育教育的方式更为广泛。
关键词:想象与创造;小学学生;美术;培养
引言:
新课改的实施方向作用于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在各科目之间的地位举足轻重。伴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改变,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善于想象,努力创造,树立良好的习惯,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程教育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创造力的提升,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此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创造力
(一)培养观察与审美
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步就是培养意识,无论是审美意识,还是观察美丽事物的意识,美术的基础是发现美丽的事物,再运用画笔记录,而善于发现美,就是需要培养审美意识。小学生对美的观念浅薄,认知不足,就要锻炼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时,先教导小学生什么是美丽的事物,画出一朵美丽的花,需要给花画上美丽的颜色,红色、黄色、紫色,学生在接受花的同时,就能记住什么样的花才是美丽的。或者画太阳时,可以把太阳画成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什么叫做美丽。在绘画的同时更需要观察,观察生活中的小工具,观察上学路上的风景,观察马路上的汽车,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生通过眼睛直观的观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成手中的画笔,一笔一笔勾勒生活的细节美,学生们在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同时,也能培养观察力和审美观,为创造力的发展指引方向。
(二)加强兴趣与思考
为了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美术,就需要让学生拥有对美术绘画教育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明显的创造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现在教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兴趣中感受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美术,在美术中体会愉悦的心情。比如:教师在每次进行授课前,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引出当前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对画面感的吸引,容易对美术产生兴趣,愿意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画动物园的熊猫时,因为小学生不认识熊猫,可以播放一些熊猫的可爱视频,然后放一些简笔画的熊猫图片,学生就会通过简单的视觉学习,对绘画产生兴趣,在绘画过程中也能善于思考绘画的步骤,或者探索绘画的模式。加强学生兴趣与思考的培养,也是促进学生发挥创造力的一部分。
二、实施创造力
(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总是奇思妙想,这也是对美术的创造,遵循学生的绘画方式,激发想象与创造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绘画时,不对绘画的要求进行固定,学生就会画出蓝色的草,绿色的花,红色的树,紫色的马,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去郊区进行实践,学生就能对自己所画的画进行观察,了解草是绿色的,花是红色的,树也是绿色的,马可以是黑色也能是白色,通过对具体事物的了解,加深对颜色的认知,把教学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小学生对绘画要求有一个正确的框架。
(二)写生与手工相辅助
学生在充分学习课程知识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写生,小学生对绘画的知识掌握不够,所以要求可以低一点,可以摆出苹果、香蕉、西瓜等进行绘画,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上色,也可以给苹果等画出笑脸,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水果进行绘画。通过写生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对固定事物的创造力,用常见的物品,画出新颖的图画。在培养写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手工动手能力,比如剪窗花,或者用彩笔画画后剪裁下来,或者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物品进行艺术加工,比如用可乐瓶、牛奶盒进行创作,用双手的努力制作不一样的美术作品,然后全班进行创意评比,评出谁的作品更具有创造性,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手动创造力。
(三)模仿与想象相协作
小学生对绘画的了解不多,学习绘画的初始阶段都是依靠模仿,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是让学生对固定的图画进行临摹,这样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素材,但是却局限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受到模仿的束缚后,绘画出的成果没有较高的创造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既要学生学习画画,又需要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模板进行改动,创造出一副新的画,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比如:学习画一棵树的时候,不仅画出一颗树,还可以画出花,画出结的果实,树上停留的鸟儿,树下攀爬的小猫,从学习绘画简单的一棵树,通过发挥想象力,能够画出花朵、果实和动物,也能指引学生对固定的模板进行新的创造,把模仿与想象相结合,激发无限的创造力,把创造运用在绘画的课程中,加深对课程学习的印象。
三、结束语
美术的首要基础是创造,美术的最终结果是育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绘画,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放飞想象力才能具有新奇的创造力。总之,为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不论是学生的理念改变,还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改变,都是为了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度,培养学生的手工与写生的能力,都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新慧. 小学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自由创造力方法研究[J]. 读与写(教师), 2020, 000(001):P.1-1.
[2] 周赛. 小学美术教育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