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栋
贵州省仁怀市龙井中学??564507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开展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体育的学习乐趣,以此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愿意配合教师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这种情况下能够达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体育锻炼的目的。基于此,将从合理设计应用体育游戏、规范体育课堂教学秩序、注重强化安全健康教育、发挥体育游戏教育意义、强化体育游戏趣味因素、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几个方面探究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应用
1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与其它的学科相比,体育对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必须要在体育游戏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身体完成不同的学习实践活动,大部分的游戏主要以学生肢体的运用为依据,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游戏中实现个人大脑逻辑思维能力和水平的锻炼。因此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体育游戏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提出,体育游戏十分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需要充分的利用个人的大脑,采取恰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手段,保证自己能够在游戏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体育游戏能够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应试教育只关注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极少有学生能够产生体育游戏的兴趣,同时也无法意识到这一夜学习活动的乐趣和精髓。但是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备受关注,这一游戏活动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1.2落实强身健体
教学实践体育游戏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需要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体育课与文化课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一个高效的体育课程能够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老师需要关注不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选择,如果能够保障体育游戏活动开展和参与可持续性,那么学生的身体则能够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从而在后期学习和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调节和优化。
1.3让体育课变得更加有趣
要想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体现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保障学生能够在个人兴趣的指导之下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实践。其中体育游戏符合学生爱玩的天性,能够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保障学生在个人学习兴趣的指导之下主动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参与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活动时间。要想体现体育游戏的实质作用及优势,老师在前期体育游戏组织的过程之中需要围绕学生的兴趣所在,保障整个体育游戏活动的知识性、活泼性和生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
2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以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时,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充分发挥后者在趣味性方面的优势,一改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刻板印象,充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当对体育游戏有充分认知,同时要对学生身心特征、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规划、组织和管理,充分凸显体育游戏的欢乐性、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能够在一开始就产生强力的体育兴趣。常见的体育游戏有“双人蹲跳过河”“组队接力通过障碍”“喊数抱团”“穿越呼啦圈”“野鸭子”“投篮高手”“搬运西瓜”“解铃系铃”“跳起入桶”等,教师需要准确理解这些游戏的规则和组织要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择合适的游戏,而且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游戏规则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凸显游戏的趣味性。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决定将“投篮高手”与“跳起入桶”两个游戏相结合,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
每组成员排成一列,依次先将手中的乒乓球前抛,让球先落在地上,跳起后再落在前方3米远的小桶中,入桶一次记一分。得分的学生可以继续到篮球架下的罚球线进行投篮,投进的话再得一分。这意味着一名学生可能得两分,也可能得一分,也可能一分不得,游戏变数更大,同时也更具竞争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2在体育游戏中融入技能
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兼顾“体育”和“游戏”两大因素,这意味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凸显游戏的趣味性,更要凸显体育的教育性,即在体育游戏中融入体育专业性技能。中学体育涉及大量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动作,广泛覆盖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师应当积极将教学内容和体育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融入各种各样的体育技能,确保学生能够在收获游戏乐趣、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有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熟练掌握体育技能。以“投篮高手”这一体育游戏为例,教师在组织开展体育游戏时,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展开游戏,最终投篮得分较高的小组获得胜利。在正式开始游戏之前,教师给予各个小组足够的练习时间,并对投篮技术动作进行了详细讲解与示范。通过这一个简单有趣的体育游戏,教师以更加趣味化的方式实现了技术动作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投篮动作诀窍和规范,让专业化的体育教学不再显得过于枯燥和乏味,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和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加强游戏引导和监管
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没有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那么体育游戏过程可能会显得十分混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后果难以预估的安全事故。不管是出于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考虑,还是出于对教学效果的考虑,教师都需要加强游戏教学的引导和监管,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体育游戏本身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正确认识学生主体性以及自身引导性,对二者进行有机协调,确保体育游戏顺利进行的同时,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有所收获。教师应做好相应规划,制订预备方案,同时将游戏过程中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在快乐游戏中健康成长,熟练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保龄球”这一体育游戏活动时,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对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熟记规则,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则进行活动。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怎么做,而是更多地进行技术动作层面、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引导,确保游戏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教师加强监管,及时发现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不公平行为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进一步保障游戏效果。
2.4完善游戏教学评价机制
完善的体育游戏教学评价机制有助于真实反映教学情况,同时能够为教学优化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围绕其对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适当创新和优化,务必要确保评价范围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各个方面,同时引入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尽可能保障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全面性,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体育游戏教学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羽毛球接力”的体育游戏时,教师组织学生面对面站成两列,由站在队列边上的一名学生发球,对方学生接起后传给对面的下一名学生,以此类推,完成接力。在学生完成游戏后,教师分发了提前准备好的评价表格,让学生对方才的游戏活动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根据自身的观察展开评价,在综合考量下完成评价。
结束语
总之,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将体育游戏合理运用到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在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体育游戏,进而保证体育游戏运用的有效性,以此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获得有效提升,使得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栋.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46-147.
[2]马仁祝.探讨初中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实践应用[J].新课程,2020(52):219.
[3]朱凯.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