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玲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妥甸中学 675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树立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根基,如何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之中是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初中英语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责任,更强调教师能够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1,以更好地利用英语知识,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 融合路径
【引言】:在进行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了解的更多是西方文化,但实际上学生对于本土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并不多,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思维。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策略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之中。
一、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交际的任务,如果缺失了中华传统文化,那么在进行交际的过程当中,学生可能无法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更无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见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突出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在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理解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差异性2,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充分发挥初中英语教学的价值。
二、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1)挖掘文化因素,突出中西文化差异性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只是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输入西方文化,而相对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在突出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之上树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例如,在讲解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珠穆朗玛峰、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等不同国家的风景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片当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及图片所代表的国家,直观形象的图片更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到英语课堂当中的积极性,如有的学生说到:“The Sahara is a desert and belongs to African.”还有的学生说到:“The Qomolangma belongs to China.”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继续说:“That’s right. Then you can match the facts you know. Like Qomolangma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当学生将对应的图片与事实信息连接起来之后,教师可以将一些文化背景引入到英语课堂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图片信息背后蕴含的文化因素:“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nd the spirit of a nation have a lot to do with its geography. China is a country of rich graphical features. Here are the highest mountain, big lakes and long rivers. As a consequence, China is a nation of inclusiveness.”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将各个国家的地理风貌以及人文风情引入到了英语课堂当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特色,也能够明白地理是如何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的。中西之间的地理差异影响着中西文化的差异,具有了这个思维,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2)拓展英语课堂活动,推动文化走出去
课堂活动指的是教师根据英语教师的目标所展开的语言活动,课堂活动不仅能够为英语课堂注入活力,还能够带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运用英语语言知识,教师应当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活动里面,从而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传播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教师应当通过英语课堂活动展开传统文化活动,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做到文化输出。例如在讲解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A museum shows the spiritual wealth of a country. So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museum?What’s the museum about?Now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在引导学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之上导入音乐语言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有的学生去了科学博物馆,有的学生去了历史博物馆。接着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文化活动:“Now let’s do a play work. Imagine that here is a history Museum. And you need to form a group of six people. One of you is the tour guide and others are tourists. How can you introduce the history Museum to your tourists. What kind of history do you want to be introduced to them. Now you can discuss and you do the work.”在学生小组讨论完之后,教师可以邀请每个小组来扮演游览博物馆的活动,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学生用英语更好地描述中国的传统历史,学生可以在表达交流的过程当中进行文化传播,这样的文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3)创设文化情境,提升传统文化意识
语言技能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关,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之中不仅仅是要渗透文化因素,更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到中心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来设计文化情境,例如,在讲解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用中文根据中国人的方式,互相打招呼,接着再引入一段英语教学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打招呼的方式,西方人的性格通常比较热情,打招呼的方式也比中国更加随意和热情。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在课堂当中的应用,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再继续说:“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greetings. Chinese way of greeting mainly shows Chinese characters. Now let’s do a role-play. You can take the role of an American and your partner can take the role of a Chinese. Then practice different ways of greeting.”在引导学生根据西方礼节进行问候的过程当中,教师也突出了中国问候的方式,并且阐明了中国问候方式背后所呈现出的民族性格,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情境当中,学生对中西两国之间理解方面的差异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比中西在不同场合当中所存在的文化差异,这样一个文化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锻炼学生英语语用的能力,也能够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结束语】: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英语教学当中的文化因素,创设一个良好文化情境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我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曾湘莲. 用传统文化滋养人生——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2]周琼,梅秀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J].山西教育(教学),2020(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