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的优势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熊怀芳
[导读] 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广大教师会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的辅助
        熊怀芳   
        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四川  泸州     646121)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广大教师会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的辅助,因为小学生正式接触英语学习,对于陌生的语言课程学习难度比较大,而运用思维导图的辅助,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自主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框架,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呢,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出发,重点探讨了思维导图辅助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前言:
        思维导图也被称之为心智图或脑图,英文是The Mind Map,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以其特有的方式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新的教学革命,其作用不容小觑。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师会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去设计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能够让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形成初步的学习认知,有助于教师更加合理地规划好课堂教学的每分每秒,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显著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1.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的优势
        1.1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效率
        思维导图自身所具有绚丽多彩的特性,通过多种图形和多样线条,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形成对问题主动思考的意识。通过对每个学生思维导图的分析,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过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
        1.2有效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英语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同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复杂性,英语教师应当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为基础,将较为抽象与复杂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理解化为更加直观与系统化的思维导图,并由思维导图之间各元素以及各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形成英语学习系统化的思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点以及学习能力而寻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如此,方能使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有所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够更加增强,并在后续的英语学习中保持高度的热情。
        2.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的原则
        2.1交流性原则
        由于思维导图自身的逻辑性、延展性以及多样性特点,所以教师在开英语教学活动时,想要最大程度的发挥思维导图的教育价值,就需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使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思考问题、分析逻辑层次的同时,能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避免学习方向出现偏差的情况。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及时获取,并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对思维导图内容层次设置进行细化,使开展的课堂能够更加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达到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目的。
        2.2自主性原则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是否具有自主性,是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推进重要保证。

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遵循自主性原则,使学生可以在进行英语学习时,能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分析与学习。当然,要教师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在设计思维导图内容时选择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切入点,并通过平等、活泼的课堂氛围建立,使学生可以产生喜爱学习英语知识的热情,才能在更好发挥思维导图模式教育价值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3.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1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进行词汇记忆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常规化的英语词汇教学通常是通过机械化记忆来完成的,不但学生无法做到高效的记忆,而且所记忆的词汇也无法准确的运用。单调乏味的词汇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感。而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创造全新英语词汇教学方式。首先将相同特点的词汇进行类别化区分,形成词汇的精准理解的同时做好词汇之间关联性的掌握,在增强记忆效果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背诵效率。例如,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于数字词汇thirdteen,fourteen 等所形成的词组结构,共同特点为teen的后缀形式,进行统一归类并绘制于一个图表之中,使词汇教学效益性更强,程序更简化,最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词汇量,发现词汇的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3.2利用思维导图丰富学生写作手法与内容
        由于英语在写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语法与汉语有着较大差别,因此,多数小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会先入为主的使用中文语法表达习惯而出现明显错误。此外,学生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对于内容和体系的把握能力也相对较较低,致使写出的文章都千篇一律。为了有效解决写作困难并将所掌握的英语知识点和词汇充分运用到英语写作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厘清和拓展思维。例如,英语教师可以设定主题为“my friend”的作文,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和结构要求学生进行提纲撰写,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在架构体系当中列明段落所表达的内容。以looks为联系,可以引申出 the color of hair,the fatness of figure,the bright of head,the depth of skin color 等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架构形式来创作文章撰写内容的体系,不仅可以做到结构固定、条理清晰,还可以有效表达内容的精准性,使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丰富写作手法与内容,提升写作效率。
        3.3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并非英语环境,学生在阅读与口语中难以做到知识与文化的迁移。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整体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结构。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画法,引导学生感知关键词、关键句,分析重点句子和段落,突破难点,将课文中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板书,让学生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英语的技能,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思维导图是对人的思维进行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它符合大脑的认知,促进思维的聚合和发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通过梳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简单化,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地构建知识框架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思维导图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利用和探究,让“思维导图”之花绽放英语课堂,打造更高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李雅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英语广场,2019(21):20.
[2]徐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2020(10):261.
[3]何芳.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话题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6):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