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职业教育英语学科教学变革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王瑞婷
[导读] 为响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
      王瑞婷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摘要:为响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政治经济多边关系,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同时,为应对未来职场不断提高的新要求,新课程教育改革制度也在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未来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原有的职业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变革
      1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核和价值
      1.1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构成有机的整体。职场语言沟通是指实现有效的职业沟通效果;思维差异感知要求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切入点,实现英语理解思维;跨文化理解则要求学生能够拓宽知识视野,加强对国际先进文化的吸收能力;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
      1.2英语核心素养的价值。
      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积极强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具备多方面不可忽视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核心素养,是学生实现英语快速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强化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培养。但从客观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活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引入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第二,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核心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要想实现更为理想化的教学目的,离不开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但从当前的客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活动还存在一系列僵化灌输情况,而引入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加快学生的成长。第三,在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客观上来看,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的情况。要想充分扭转这一情况,离不开对更为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的引入。通过对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引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引入更为生动的教学形式,由此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知识进步。
      2核心素养视域下职业教育英语学科教学变革方式
      2.1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职业英语课堂教学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已经完成了职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初步改革和创新。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客观感受,体现出现代教育观念的渗透,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情况,造成学生英语应用水平比较低,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发现英语内容过于枯燥和无聊,难以理解英语知识内容。因此,需要对英语教学的效率进行强化和提升,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趣味性以及效率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目前,现代化的新型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具体来说,包括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设备的应用等,都能将传统的职业英语教学中枯燥无聊的文字语言内容通过更直观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从感官上对这些知识产生认知,刺激到学生的感官感受,将教材中需要学生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单词、句式设置到实际的情境当中,基于视频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播放和呈现,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体现出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丰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最终达到有效地提高职业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2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保障职业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职业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需要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实际中,通过小组讨论、翻转课堂以及问题设置等方式都能够有效地融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兴趣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职业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教师需要进行课前准备。要求在课前及时备课,准备好在课堂中需要使用的教材内容。如果教师准备在课堂中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来给学生呈现英语知识,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就可以在提前设置短视频时,将后续需要讲解的具体知识点进行罗列,为课堂教学提供对应的基础。例如,在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每一个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后面加上丰富的图片以及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其次,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开始之前对教师所提供的课件进行预习,从而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解,并对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划分以及确认,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在课堂中对简单的知识进行讲解的时间,节省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些困难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通过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中需要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并明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提出,并和同学与老师共同探究,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深学生的记忆以及理解。然后,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之后,已经对课堂教学中会涉及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进行了初步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讨论,教师采取划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之间进行适当的沟通以及讨论,讨论之后让学生自行发言,最后教师再对小组的不同成员具体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连贯性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质量。
      2.3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入感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在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要求教学课堂更加真实化,从而能够确保开展的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实际中的现象,体现出职业院校开展英语教育的重要原则和目标,并让学生了解具体的英语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方式。因此,在职业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提升自身的口语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知识的利用程度,将其作为自身的一项特长来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具体来说,组织学生在职业英语课堂中模拟真实的求职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和求职者的角色,教师作为裁判来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真实求职过程中的压力,还能够更好地应用英语知识。最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打分,对学生在应用英语知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为学生提出更加客观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实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构建,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3结语
      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成为市场青睐的对象,英语核心素养也将成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运用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祁占勇,任雪园.扎根理论视域下工匠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与实践逻辑[J].教育研究,2018(03):70-76.
      [2]祁占勇,任雪园.扎根理论视域下工匠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与实践逻辑[J].教育研究,2018(03):70-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