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锦霞
西工大附中
摘要:高中时期的英语学习和课外拓展阅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对高中生进行阅读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三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上所占的分值及比重很大,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予以高度重视。结合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笔者浅谈一点对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认识。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高中阶段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都是单方面的向学生传输知识内容,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还有一些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学生只能在翻译和讲解中被动接受枯燥的知识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提高,课堂教学模式也相应得到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师生的欢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上起辅助作用。首先,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4到6人,任务型阅读安排后,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模式进行学习,这也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小组分配完毕之后,学生本人首先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材料,然后在小组内就阅读内容和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主要是针对一些容易做错的题及难以理解的短语、句子。教师在监管课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整个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学生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能力[1]。
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大多数高中生基本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进行调整与改进。高中阶段的教学目的不单单是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课教学的根本。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加大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每一周开展一节专门讲解英语阅读的课程,然后根据阅读文本的体裁进行分类训练,同时教师对学生各类体裁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监测,在运行两周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一次质量检测。这样做,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阅读训练的阶段性成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质量检测是一种很好的检测手段,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于优秀学生可以巩固扩大自己的优势,对于自觉性不好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和警示。
三、采用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做到每天必读,但是真正能落实的学生不多,这也与学生阅读的内容有关。多数情况下,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材料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关联不大,而且阅读文本中的生词较多,整篇文章篇幅较长,这些都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2],也让学生对阅读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应该提供适合这一阶段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如英文报刊《二十一世纪报》《英语辅导报》《空间英语教室》等,英语网站上推荐的一些英语类的广告以及日常生活里每个商品的英文类的说明书,还有一些英本版的经典名著,这些都是极好的阅读素材。通过这些材料学生能切实感受到英语的阅读是离不开日常生活的。比如,我们常常抱怨说“我太难了”,有人翻译为 I am too hard.但是正确表达应该是:It's so hard/difficult for me. 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外读一定量的英语报刊杂志,抽空观看英语原声电影,这些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方法措施的采取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四、针对学生基础布置个性化课外作业
课堂作业是教师教学过程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也是检测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钻研,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针对学生基础和理解力布置个性化的课外作业,这类个性化作业要有一个梯度。对于难度系数比较大的阅读题可以分配给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阅读,可以分配给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此外,老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如果学生的作业量比较大,老师应该减少学生在英语方面的阅读量,如果每天的作业量不是很多的话,那么老师就要加强学生对于阅读的量,尽量和各任课教师沟通做一协调,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说老师只是追求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的话,那么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就会疲于应付,甚至会用抄袭答案来应对老师的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消极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在布置课下阅读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力求合理全面,差异性对待学生,这样可以逐步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对于布置的阅读作业还要特别注意阅读的多元化。阅读作业一般都是问答型、选择题型以及判断对错型的,老师可以开动脑筋,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3],让学生们写出这篇阅读的主要内容,或者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扩写或缩写,或者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以及读书报告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在人教版选修六 Unit 3《A healthy life》作业布置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If I smoke, what will you tell me? Can you make up a poem(eg.cinquain) according to the theme? 这样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的反馈精彩纷呈,现摘录一段:
Smoking is a very bad habit. First of all, cigarettes are very expensive. Smokers have to spend a lot of money buying them. That is a waste of money. Smoking is bad for smokers’ health. Even worse, it is harmful to people around them. It is said that smoking is one of the ways to cause cancer. Second, there can be fires that can result in a great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because of a smoker’s carelessness. Besides, we have no right to do that. It will be even worse if we fall into bad habits.
在要求学生就smoking话题写五行诗的作业中,学生也有不俗的表现,呈现了非常漂亮的诗歌,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和思维品质。如:
Smoker
ugly weakness
must stop smoking
If you are not
God bless you
再如: Smoking
? red black
? disease sick cancer
? lung and heart
? damaged
事实证明,课外作业的合理布置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五、课堂提问要恰当合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深度解读文本,并根据文本特点巧妙设计阅读任务,设计课堂问题,以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我认为,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一定是师生双方平等的对话,而双方平等的对话一定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为了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课堂产生真正的互动,教师必须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然后听取学生的反映,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回答或者提问,以此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观点。当学生在进行自主的探讨时,教师要对此进行监督与查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此外,在倾听和指导的同时,还应及时掌控课堂。教师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使书本中的阅读材料与教师的课堂情景设置相结合,这样做不单单是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这样做同时也是自然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多加关注阅读材料的中长句部分,帮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教会学生拆解中长句并进行必要的句型互换。对于学生认知比较模糊的句子和短语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上下文内容进行大胆猜测或推测,并说出其理由,做到有案可稽,有据可依,也可以就理解困难的文段进行小组分析讨论,然后各小组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必要的补充和概括。
总结语:
以上是本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程中的一些体会。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其次为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合理的布置课外作业,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要做到精准有效,以此来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性,进而逐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3).
[2]梅水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4).
[3]陈蕾.高三英语阅读课教学现象剖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