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远
辽宁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21000
摘要:文中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目前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以高职教育中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提出高职教育应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学生后期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1突破教材限制,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而大部分的教材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环境脱节,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企业的生产实际和行业发展需求来引领教学改革。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加强技能培养力度,引入企业标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企业的需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师应以能力为本位实施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内容的岗位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教学项目,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将教、学、做有机融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比如在讲解“功率放大器”时,教材中主要分析了OCL和OTL功放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操作技能转化,教师可利用音响系统的主体是音频放大器,选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音箱)作为一个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方案、设计电路、验证电路,在课前将音箱的制作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络平台,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熟悉音箱制作流程,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以“工作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获得新知。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音箱,不仅能顺利掌握课程中所要求达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2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2.1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各取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电工电子技术”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在短时间内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为课堂教学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解“电动机的正反转”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动画进行演示,当按下正转开关时,电动机正转,当按下反转开关时,电动机反转,这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2.2导入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渠道
网络教学的出现打破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于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每堂课产生大量信息,教学节奏势必加快,学生在课上不能够完全地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理解掌握,需要课后进行二次学习。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课件、作业、上课的视频等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下载所需要的资料,进一步深入理解,提高教学实效。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仅依靠上课的时间很难一下子就能弄懂,引入网络教学后,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上的资料进一步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将问题放在讨论区,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帮助学生达到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2.3引入微课教学,激活教学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内容往往由多个知识点构成,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概念难以被理解,在课堂中引入微课程后,微课视频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通过直观、生动地展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让学生更便于理解和学习。例如,在讲解“双控灯的安装”时,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以一个小视频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出课题,并把“如何检测双联开关的好坏”和“接线完成后如何检测电路”这两个知识点拍摄为微视频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通过观看直观的演示过程,很快就能掌握检测方法,教学效果明显。
2.4融入仿真实验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当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成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很多实验内容,由于受学校硬件设备的限制,很多实验都无法完成。在授课中融入EWB或Multisim仿真演示,不仅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还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时,利用EWB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让学生观察示波器中的输入、输出电压的波形,总结它们之间的特点(频率相同、相位相反,输出的幅值远远大于输入),直观的实验结果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教学实效。
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增强教学活力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立一套具体、可行、有效的考核办法,实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管理,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可将考核分为四部分:一是平时考核(占10%),从学生上课情况、完成作业情况获得。二是实践性考核(占30%),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和完成实验报告情况进行考核。三是专题性考核(占20%),教师针对某一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教师根据学生设计情况进行考核。四是理论考核(占40%),当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后,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通过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贯穿于教学始终,形成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的考核模式,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子、信息、网络处于高科技发展前沿,高职高专学校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应主动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形势,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电子专业人才,同时也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我们要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设备,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造就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元忠,谢佳宾,李大革.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6):103-104+118.
[2]许海涛,许春香.“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05):38-39.
[3]尹慧敏,孙上媛,卢星如.基于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师,2020(01):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