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晓红
518172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部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转变角色、改变旧观念、树立新形象,才能培养创新人才。本文就班主任从管理者到指导者、经验型向科研型、权威型向对话型、偏爱型向博爱型、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等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班主任角色,重塑班主任新形象。新课程理念体现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主体,它正以新的课程观刷新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新的理念促使班主任只有转变角色,改变旧观念以及传统教育形式,才能培养创新人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实现由单一的教育向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转变。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角色的新定位;有效实施;德育教育;
引言: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上了高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软硬不吃;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可以管理好一个班级,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但是当好一个高中班主任并不容易,因为在青少年在这特定时期,特别是为拼高考的时期,心思更为敏感细腻,情绪更易波动。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与之沟通,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做出一些不为人理解的行为。而为了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班主任应该设计出一些合适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要想让高中德育主题活动对学生产生切实性的德育教育价值,班主任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过程中就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开展一些可以解决学生成长与学习问题的德育主题活动。以此让德育主题活动更具针对性,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的参与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与价值观念,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面对思维逐步成熟的高中学生,教师就可以先了解他们在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主题活动。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学习思维,但是由于高中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以外,还可能会受到来自父母、教师以及社会的压力。长时间被这些压力困扰,学生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情绪,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就可以从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出发点,开展一些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主题活动,比如设计《我的学习我做主》,让学生能够自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时的心理压力。以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联系教材内容,加强道德建设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与精神品质,班主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文化与精神品质,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建设,最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人物,比如语文课本里捍卫国家的烛之武、誓死不屈的苏武、雄才大略的毛泽东等等,还有理科学科里科学家、政治历史课本里的实例。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科教材中的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比如以教材中的爱国、勤劳、奉献等精神为主题,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感悟教材中的情感与人文精神,进而促进学生自身思想文化的建设。班主任通过深挖教材中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树立一定的榜样目标,进而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
.
(三)尊重学生地位,拉近师生距离
.
在高中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家人、同学以外就是班主任了,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高中阶段学生的叛逆期早晚不一,而且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心里的想法有时候不愿意与长辈沟通。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了解学生想法进行德育渗透,最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班主任要做到尊重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与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总是以一种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在遇到事情之后不愿意向班主任寻求帮助。班主任则因为不了解学生想法,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理事情,有时候反而引起了学生的反感甚至叛逆。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改变传统观念,在平时做到尊重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如在平时处理事情的时候,班主任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在涉及到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加强自身建设。
(四)做学生道德认知的引导者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班主任除了要进行课程的教授,更应指导学生如何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稳当。如果培养只会死读书的学生,是身为教师的失败,而且违背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有一个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和相关能力,以及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在学生面对一些挑战意志力的问题时,不被困难动摇念头,坚持自己的思想,自我调整,做到从一而终、游刃有余。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应有的道德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不起考验,一旦接触到难以解决的事情就会逃避,动摇内心的道德准则和意志。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成熟的道德认知体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去直面问题并解决。在这关键的高中三年里,班主任要以培养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为重点,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人格,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学生太注重得失,导致心境复杂、错乱,情绪得不到释放,不自觉做出一种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教师要做出表率,向每个学生传输一种价值观: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而不能把当下的学习成绩的高低,看成决定人生是否成功的凭证。当然,在培养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本身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以身作则。这是一切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如若一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做到以上几点,那这名教师就是在挑战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会失信于学生,那所教育的内容也就不会得到学生的肯定。
结语:一份春华,一份秋实,我相信,在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只要我们时时用心去揣摩,用心去研究,用心去挖掘,用心去实践,就会发现方法在眼前,技巧在身边,艺术在心中,成功在脚下。从事高中班主任这项工作,是个细心琐碎而任重道远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投入足够的经历,加上行之有效的沟通和管理,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高中班主任责任重大,不仅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并为学生指导未来的人生道路。高中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个费尽心机、斗智斗勇的阶段,教师一定要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设,并且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做好榜样,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绿倩.浅谈“如何做一个有效的高中班主任”[J].小品文选刊:下,2017,8:211.
【2】魏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角色定位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