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常喜
[导读]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下更好促进发展的重大创新理论
        常喜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010051

        【摘要】: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下更好促进发展的重大创新理论,具有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的工作之中的重要事情,民族院校思政课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五个认同”、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该背景下,我们不仅仅要通过传统方式的线下授课,更要利用好网络教育,从学生角度出发,面向更多学生,在当今,民族院校课程建设目标尚并不全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设计尚不成体系、授课环境受到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冲击等问题。结合我国民族院校现在状况,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在讲课方式方面坚持授课方式的创新,在授课教师方面将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融入具体要求,积极营造良好的授课环境,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思政课育人功能,更好的发展民族院校的教育。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
【引言】: 大数据时代,全球进入网络科技变革浪潮,在这种趋势下,民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不断改革的需求,网络教育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还方便了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时性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更新进行最新的学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背景
        自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一直影响着全球的各个国家,为了把握机遇,中国在面对这个机遇的时候需要一个团结统一的命运共同体来提升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走向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经济全球化背景里中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的民族团结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面对日新月异又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中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时做出应对。将各民族关于本民族的民族意识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来提升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是现在的要求。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困难
        在实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始的时候总是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群体对于不良信息分辨能力不强,没有办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性质的教学活动,需要同学们做好良好的规划,培养优秀的习惯。拥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网络监督体系还是不健全的,民族院校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学生能力,需要提高学生的网络思想素质。网络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教育者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技术的应用,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来对网络教育模式的应用,不仅是对网络技术能力的需求,也是对教育者更大的考验。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拥有兼容性
        在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要符合学生需求,可以适当选用学生喜爱的方式,遵循教育规律和网络特点,学生就会愿意学习,就能起到良好效果,从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以下角度考虑。
1、要立足于思想引领,遵循优质内容的建设规律吸引学生。网络教育要以优质内容为主,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而言,优质的教育资源则是它的特点所在。

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组织资源优势,抓住学生学习的刚性需求,最大程度的聚课内外、校内外优质资源,并从优化学生体验出发,规律进行内容再造,用细节化、互动化、多样化的方式来传播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多样化课程、丰富的视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2、要拥有及时性,对于一些热门话题,热门事件,要及时地从客观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想法及时的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资源,邀请同学们喜欢的专家在网络上开课,拓展学习的方式,从学生好奇的问题切入,将矛盾与困惑化解在交流与领悟之中。
3、可能存在部分问题学生的思想过于极端,但是监管力度不到位,没有办法及时进行联动,造成部分影响有些不好,并且还可能存在用户隐私保护不足,大数据时代等一系列的小问题,但是要相信科技的发展,我们进行网络化的教育还是利大于弊的,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用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
4、在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相关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国家的具体的国情,我们要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促进发展的根本,让人们能够清晰认识在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的相关原则。政治教育是保障,它负责使人坚持正确民族信仰。法制教育是基础,它负责提高社会主义人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教育是支撑,它负责用道德独有的方式去弥补法制的不教育是辅助,让人们全面进行素质的提升。国情教育是手段提高人们对不同问题的认知,包括对最新国际发展形势的把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人文
四、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实施的策略
1、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可以成立专业的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团队,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充分利用现行的大环境来改变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如果高校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组成专业的团队,可尝试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有课堂教育想结合,让课本知识与网络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尝试与多所高校联合,进行强强联合,多个高校打造出一直优秀的教育班子。教育者们还可利用网络进行小课堂的教学,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大量加入思想政治的相关案例。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碎片化的时间的利用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基于现在的大环境下,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关于学校方面,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利用校园网络的平台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们在浏览校园        网的时候能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在现在发展的阶段,校园网络已成为一个较完善的传播圈,是大学生们能够获取校内信息的主要平台。为此,学校可以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结合,使校园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同时学校也可以成立学生网络维护小组,建立更多的校园传播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们互相影响,多方面进行联动,更加能够普加深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学习。
        【结语】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好,现阶段我们还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体系,在大背景下,完善我们的一系列的举措,积极培养各民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筑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网络教育。
【参考文献】
[1]]顾超,王学俭.新时代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9,(7).167-173
[2]陈锦均.民族高等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54~56.
[3]王伟,卫俊栋.试论新形势下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4).32-37
[4]倪国良,张伟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构:基础、路径与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1004-454X.2018.05.005.
作者简介:
常喜,197811,男,蒙古族,内蒙古科左后旗,大学本科,助理研究员,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基础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
注: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成果”字样。NMGZLJD2020N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