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梅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克林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黑河 164400
人的道德和信念是融入情感的 ,离开情感的根基,道德信念的大树是难以稳固的。所以重视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认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运用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效果。
一、用爱赢得感情
走进学生的生活,爱学生是一条成功之路。因为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生也就会理解老师,体会到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配合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为知心朋友,要信赖他,他就会安心,尊重他,他就会与你分享快乐与痛苦。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是一种调动学生情感的工作,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情感的引力是相当大的,能使孩子调节自己的行为,只有产生强烈的情感,才能引发相应的行动。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
二、建和谐情境,缩短心理距离
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的差异,在很多方面产生代沟。再加上学生的心理素质各异。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急躁、失望等心理障碍,班主任如果教育不得法,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创设和谐的情景,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从感情上信任老师。
1.选择良好的对话场合巧谈
在和风细雨中沟通师生感情,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减少心理隔阂。从心灵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迅速改正。因此在学生有问题时,最好不要把学生带到办公室,当着其他教师的面进行对话,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场所。如师生一道在阳台、操场等地边走边谈,或在空教室里促膝谈心,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气氛较为和谐轻松。减少学生的压力,解除顾虑,打开心扉,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使用适度亲近的肢体语言
犯了错误的学生,都有恐惧心理,对老师存有戒心,不肯主动向老师吐露真情。因此老师要恰当地使用微笑,让微笑来沟通师生的情感。先请学生体面的坐下来,然后平等地和他对话,尽可能缩短心理距离。便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谈话后,教师起身速送学生离开,这一肢体语言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尊重。
在师生交往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讲究语言的艺术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要善于通过充满诚挚的语言。去打开学生的心灵。只有情深才能意切,只有通情才能达理。班主任切记对学生进行责骂或挖苦讽刺,因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不能让学生正视错误,从而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甚至还会发生冲突激化矛盾,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形成死结,收不到教育效果。
二、调查研究 深入了解学生
“没有调查的就没有发言权”。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常常出现教育不到点子上,不能引起学生心理的震撼。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是人才。
1.班主任要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常是居高临下,其实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有独立的人格。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要透过每个学生观察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主动对学生虚寒问暖,及时体察到学生的困难,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相助。这会让学生有受尊重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学生的尊重,就是播下了成功的希望。
2.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班主任要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此,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因势利导,激发每个学生成功的渴望。同时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此时渗透情感教育,一定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班主任要善于调察现象
看学生,不能将眼光只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要仔细剖析学生的言行,有的可能是无意造成的,有的可能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用多元的眼光赏析他们,及时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的火花。
四、倾听学生谈话 扑捉教育契机
班主任要善于做一个很好的听众。与学生谈话时,要给学生倾诉的机会,老师要认真地听,要让学生觉得他的表达被老师理解和接受。受到老师的尊重,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同时,老师也要对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发现教育的切入点。
1.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尊重
人都有表现欲望。老师要从心理上接纳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谈话,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被欣赏。然后,耐心启发、诱导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他们会用热情和感激来回报老师的真诚,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会很好地接受并不断改正而进步。
2.倾听是解决冲突、处理抱怨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学生是未成年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意识形态,因此,他们遇到问题会牢骚满腹、抱怨他人,而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班主任在这时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牢骚。并鼓励他发泄,让他们心理逐渐趋于平等,然后再晓之以理。这往往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思想教育润物无声,教育无痕。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利用心理策略,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创新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潜能,从而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