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学生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李小辉
[导读] 智力障碍学生因其自身原因存在融入社会困难的现象
       李小辉
        平远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智力障碍学生因其自身原因存在融入社会困难的现象,目前部分成人特殊教育机构,采取开展休闲娱乐活动课程的教学形式,教授智力障碍人群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享受生活。培智学校在这一方面目前比较欠缺,故笔者通过对班级内智力障碍学生日常休闲娱乐的观察,总结出培智学校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部分实践。
        关键词:智力障碍;学生;休闲娱乐活动;
        智力障碍学生因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智力和学习能力发展落后,导致其与正常人的社会交流活动缺乏,但智力障碍学生并不能因其发展的滞后缺乏娱乐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娱乐活动可以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情感、语言表达,在“医教结合”方面,有效的娱乐活动可以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肢体等各方面的锻炼和康复,甚至部分有效的娱乐活动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启发性。
        一、休闲娱乐活动
        现有的研究对“休闲娱乐活动”的界定较少,有所提及的就是“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张少伟[1]从时间的角度把“leisure sport”翻译为余暇体育,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了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周奕君[2]认为体育休闲娱乐就是人们利用余暇时间去参加那些能引起人们快乐的一切体育活动。综合来讲,休闲娱乐活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闲暇时间中,以愉悦身心,锻炼身体技能,达到娱乐欣赏为目的,自主选择进行的一种科学、文明的身体活动方式。智力障碍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开展是指,在培智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的一类或者多类型的休闲娱乐活动的引导教学。
        二、开展活动的意义
        培智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在校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毕业以后融入社会与同伴进行休闲娱乐的开展,有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一)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因现有的智力障碍学生多为多重障碍,大部分学生对需要肢体一同参与的大动作游戏根本无法长时间参与,例如打球、拍球、投篮等游戏,学校针对智力障碍学生展开的活动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如适合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游戏:跳棋、搭积木、拼图、猜拳、转魔方,这类游戏主要靠学生动手进行完成,不需要肢体太多部位的参与,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手眼协调开展游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参与最多的部位是手,这样,即锻炼了学生手眼协调的能力,也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学生在游戏中康复,秉承了“在玩中学”的优质教育理念。
        (二)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因智力发展迟缓,造成的思维不发散有一定的提升。活动的整个过程是需要学生进行思考的,例如游戏跳棋,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明白玩跳棋的规则,每一次掷出的骰子数代表的含义,图纸上路线的走向,棋子代表的人物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脑的思考,要怎样才能最快达到终点。活动中,学生通过大脑思考和手部动作配合完成整个游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游戏都需要语言的参与,故,在游戏过程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与玩伴之间进行的游戏有他们自己的方式语言,尽管在老师看来这样的语言词不达意,但玩伴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了沟通,在表达自己观点或者反对对方观点、做法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这种提升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达不到的效果。
        (四)提高学生自信心
        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了游戏,体验了成功,在学生以后学习此类知识时脑子里有一定的记忆印象。

智力障碍学生的自信心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和同伴进行比较,学生对自己的“败”记忆并不深刻,但是对于自己在哪里“成功”,他们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故,简单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活动的开展
        学校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应该贯穿到各个学科知识内,让每个学科都有值得学生娱乐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唱游与律动、美术等副课,除开课堂时间,课间操时间也是可以进行娱乐活动,如目前大多数培智学校在课间操时间设置的体育游戏,也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娱乐身心的方式。
        (一)粉红塔
        蒙台梭利课是培智学校必备的一类适合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课程。蒙台梭利的最初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而这类课程,教师就是要教学生“怎么玩”。最著名的“粉红塔”是教授学生认识大小,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语言是: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涉及的动作则是左手拖住粉红塔底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粉红塔,较大的粉红塔需要整个右手手指参与,把粉红塔一个一个往上搭建起来;涉及的思考是找到剩下一堆粉红塔里最大的那一个,直到学生把最小的一个粉红塔放搭建上去,学生就会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粉红塔”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大小,学会了语言,发展了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
        (二)跳棋
        这类游戏归属应属于学生自由活动,在智力障碍学生中,本游戏很受欢迎。本游戏的游戏规则就是棋子代表人物,通过投掷骰子前进,最先达到终点的人获胜。本游戏过程中学生要了解游戏的规则,投掷出几点才可以出发、出发后遇到对手棋应该怎么跳过、遇到同色路线要怎样前进、最后怎样进入终点。此游戏需要老师配合,需要教师提前讲清楚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棋子的实际走向来让学生记住规则,从而达到学生可以同同伴进行游戏。
        (三)猜拳
        猜拳是中低年龄段学生经常在闲暇时间开展的一类游戏。他们通过石头、剪刀、布三个手势就能进行游戏,石头克剪刀、剪刀克布、布克石头,这种至少两个人就可以开展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胜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讲清楚游戏规则,石头、剪刀、布的作用,他们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游戏的胜负奖励是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入学生的游戏进行规则的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游戏规则,更好地进行游戏。
        (四)听歌
        智力障碍学生或者自闭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高于正常年龄段的孩子,在部分自闭症康复中,音乐被作为康复主要途径。听歌适用于各种障碍类型(听力障碍除外)所有程度的学生,因为这类活动不需要学生太多感官的参与,只需要耳朵进行听,感受乐器合奏和声音带来的美妙感觉。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有侧重点地挑选音乐,在学生听音乐时有意向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部分学生在接受到一些特定歌曲的教学之后会出现短时间内的爱好单一,只听这一首歌,这首歌能让他在心情狂躁时安静下来,能让一个发脾气的学生冷静下来,这也是特殊教育学校常用的音乐治疗法。音乐不仅是一种学科,还是一种康复途径,更是学生日常进行休闲娱乐的活动,它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感觉统合能力,这就是听歌带给智力障碍学生的快乐。
        四、结语
        休闲娱乐活动在智力障碍学生中应用广泛,但没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只是穿插在部分游戏活动中开展,培智学校开展休闲娱乐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融入社会之后会举一反三,部分学生在融入社会之后可以和正常人玩扑克牌等一些规则简单的游戏。培智学校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可以渗透进学科知识,在各类教学过程中贯穿娱乐活动,让学生在闲暇时间有活动可以开展,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少伟.余暇体育与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3):124.
        [2]周奕君.对开展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的初步探讨[J].体育文史,200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