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鸽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150000
摘要: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有助于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同时能够化解不必要的矛盾,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辅导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从转变工作理念、明确角色定位、创新交流机制、开展实践活动和实施家校共育等方面来创新工作方法和路径,逐步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有效提高思政教育成效。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实效性;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积极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应该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多措并举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当代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素质,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影响因素
(一)辅导员的自身因素
辅导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工作中存在形式化问题,导致思政教育的相关规定无法落到实处。一是日常工作中只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忽视了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二是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欠缺,未能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先进理论内容,导致在实践工作中难以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三是辅导员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思想状况和认知特点等不够了解,在教育工作中容易引发冲突,而冲突发生时所采取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二)学生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在接受新事物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自身发展常会遭遇瓶颈。尤其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果学生自身媒介素养不高,则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问题。当代大学生对多元思想的接受能力较强,乐于追求自我,在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下容易失去自我,丧失前进的斗志。加之部分学生的政治意识淡薄,在平时学习中只注重专业学习,未能自觉接受思政教育,这都为其自身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三、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一)工作理念的转变
辅导员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学生在自觉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化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为此,辅导员需要转变传统思想理念,认识到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有效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塑造其完善的人格。首先,在实践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真正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使其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与尊重,激发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其次,加强人文关怀,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以平等的态度为学生出谋划策,提高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热情。最后,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在思政素养、成长经历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应该做到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明确角色定位
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发挥辅导员在实践中的引导作用。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辅导员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首先,辅导员应该明确自身职责范围和内容,做好与各个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辅导员要加强对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了解可能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真正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最后,提高辅导员的服务意识,认识到自己和学生的平等地位,以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构建为重点,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逐步实现思政教育的工作目标。辅导员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应以朋友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切实增强思政教育成效。此外,辅导员还应该系统学习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内容,深入把握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真正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以便在教育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三)构建交流机制
交流和沟通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该注重高效化交流机制的构建,为学生表达想法和反馈意见提供平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除了和学生进行当面谈话外,辅导员还应该借助网络平台提高交流与沟通效率,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辅导员可以借助于微信、QQ和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构建网络互动阵地,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也有助于在数据整合与分析中找到合适的教育工作方法。网络平台的构建能消除思政教育工作中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影响,拉近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距离。
(四)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其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如果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只依靠理论教育,则会导致学生出现倦怠心理和懈怠情绪,不利于先进教育理念的渗透。而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则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风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增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可以借助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思政教育,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缅怀英烈以增强其思想政治素养,使其在先进文化及思想理念的引领下健康成长。
(五)实施家校共育
高校和家庭协同配合,能够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加高效,因此应该以家校合力育人模式的构建为基础,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辅助性作用,鼓励家长和辅导员形成有效配合。辅导员应该主动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分析学生在家庭和学校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及差异,找到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计划。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指导其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奋斗。进入新时期以来,辅导员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应该转变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探索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刘蜜.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究[J].河北企业,2021(03):137-138.
[2]李万波,赵翠.“大思政”工作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3):94-95.
[3]唐琳玲.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究[J].轻工科技,2020,36(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