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孙寿全
[导读]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中心小学 666300
       孙寿全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中心小学   666300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学生 课堂 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一要求,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作为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的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例如,有位老师在上《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这节课时,在刚上课就要求学生自已来做阉,其中第一组做1到4的阉,第二做1到5的阉,第三组做全偶,第四租全奇,然后让他们自己同桌之间进行游戏,比一比看谁获胜的机会大, 并且要求学生解释原因。对于学生来说,从一开始就让他们自己制作,并且还要他们参与进来,而且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给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权利。通过这种形式教学,即使是班级里基础非常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且基本上能够把原因解释清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猜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好数据的技能,提高了动手、探索能力。
    2.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对于学生而言,身边同学的榜样的例子,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展示他们的个性。一位老师在上五年级《草原》这节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找自己喜欢的词句,然后同桌、小组内交流词句,最后全班交流句子并且说出自已找这些句子的原因。下面是这节课的情景:
  生1:我找的句子是“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因为这些句子中有许多好词语。


师:有哪些好词语
生1:勾勒、渲染、翠色欲流
   师:这里用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
生1:用这些好词句句子显得更精彩了。
.....
生2:我找的句子是“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因为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3:老师,我想接着他的继续说。
   师:好,你继续说。
   生4:我喜欢这个句子是因为读了这句后,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蒙古族人民穿着各色鲜艳的衣服骑在飞驰的马上向我们奔来,还真像一条彩虹。
.....
生5:我找的句子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因为它以诗结尾,与众不同。
   生6:还有这里以诗结尾语言非常凝练,不但写出了夕阳西下的草原美景,更体现了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生7:这里以诗结尾还点明了主题,升华了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为何说得这样精彩是因为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尽情地想、尽情地说、尽情地做,这样他们才能展开双翅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地翱翔。
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将自己从以前的主导地位转变过来,使自己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也要转变学生的角色,将他们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
你,是否将课堂上的主体交给了学生呢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万福、于建福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研制工作组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孙寿全,1964年11月出生,男,籍贯云南省西畴县,汉族,大专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中心小学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