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健荣
广州市增城区永和中学
【摘 要】高三数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复习方法的探索。如果我们在高三复习课中用精选的案例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自行归纳、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还学生复习自主权,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高三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 自主建构 知识体系 复习效率
一.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还学生复习自主权
在复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有处理和应用新知识的机会。我在进行数学基础性知识的复习教学时,总是让学生先认真阅读教材、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每节复习课必须保证学生有20分钟左右的看书消化时间,让学生自己整理复习提纲、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要求学生按章或单元块的方式进行整理,使学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必要时我展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相互交流,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和再认识能力。
如:在复习三角函数时,我先布置给学生一个数学作文“谈谈你对三角函数的公式联系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一下各知识点的联系。同时,也对学生的基础进行了一个摸底。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看,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有很多同学写到了到的变化规律,还有同学写到了“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规律”的内在联系,与半角公式等等。课堂上,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让作者讲述自己的构思过程。不断完善同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后来的每次考试发现,三角函数的题班平均分有10左右,这对于我们F类生源的学生来说,已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主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性复习,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消除学习中的障碍。通过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题组训练,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求学生自已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一些典型性的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同时,由于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而学生对以前的内容可能遗忘率又高。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老师必须要以低起点,从概念出发,不要盲目攀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否则欲速则不达。如:一元二次不等式中:
题型一:解不等式
1.11.1
1.21.2
1.31.3
1.41.4
问1:将不知道的化为已知的,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解题思路.如1.3的第二题同乘-1
问2:方程 有没有实数根
问3:你能作出 的草图吗?
问4:你能根据对应的图象写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吗?
此组题型,是针对学生基础不牢的学生而设计的,同时中能唤起同学对二次函数图象的记忆,如果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选做一题就可以了,对于二次不等式都不懂的同学,教师就要好好导引他完成这一题组。
题型二:解关于x的不等式
2.1 () ()
2.2 ()
问1:你能用公式解出 的根吗?
第1个方程的根是:或 第2个方程的根:或
问2:要写出2.1中不等式的解集你要先确定3与的大少问题,就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同理对于与的大少比较,你也同样可以用作差法来表示求出来。
第二组题型是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它的解法与第一种完全是一样的,找根、比较大少,运用相同的题更能让学生知道知识点之间的区别
题型三: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空集,求m的取值范围
问1:针对前两种题型,观察到m的取值情况,讨论三种情况,从而将问题又转化为求根,化简寻找关系的问题上来
题型四: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不等式的解集
问1:不等式的解集已知,你该怎么办?
可画出草图,知且是方程的根,即:的根
∴
问2:再看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那自然就要找根、画图、写出解集,但根在哪里呢?肯定在由题设列出的关系式中,将不等式变为
而
∴,显然, 是方程 的两个根,又,所以,
综上所述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其实不难看出,这是题型二与题型三综合成的一个题而已,没有增加新的知识点,在讲解的时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内在联系。
以上题型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跟据需要用其它变式逐步扩展,如在学习完题型一与题型三后,安排一个将两种题型合二为一的综合题,一是让学生看到复杂的题就是简单题变式构成的,二是有一个复习过程,螺旋上升,而题型四则是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应用。
三.运用“错题集”,暴露学生的知识漏洞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每届学生出现的错误都非常相似,同一处错误学生会反复出错。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漏洞。那么如何弥补这些漏洞?怎样利用好这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每位学生都建立起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是自己知识漏洞的总结,及时整理,对曾出现过的错误,进行定期会诊,实际上是在不断地修补知识和理解上的错误,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的“误区”和“盲点”。 建立“错题集”的目的就是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整理活页型错题集,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步做好分类整理。也就是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形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便利。
第二步做好解题方法的记录。课堂上老师讲评试卷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分析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这一步刚开始时感到比较困难,但坚持下来,总结得多了,收获确实很大。
第三步是对错题,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做出解答。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已经掌握得不错;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需要对于这一知识点作进一步强化。
第四步,对于“错题集”中的错题,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做出解答,确保掌握这一知识点,同时你也可以尝试去改编错题。
第五步,将“错题集”按自己的风格,编号页码,进行装订,建议活页装订,以便及时更换或补充。
错题集建立以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时间间隔自己决定,比如一周,也可以两周或一个月,或学完书本的每一章节等,尤其在考试之前更应该把错题集翻出来看看,将各种错误的类型分类归纳,进行思维重组,重新认识。
总之,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项丰富立体的主体活动,在高三复习课中,通过运用主体性教学原则,还学生复习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体活动,可以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陆凤琴.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196.
[2]钱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9):40-41.
[3]刘孟泽.倡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J].学苑教育,2019(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