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卓雪丽
[导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人们也更加重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阅读能力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卓雪丽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363600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人们也更加重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中阅读能力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近些年来,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高中语文》的执行主编温儒敏老师讲到:“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的改,在考试中会相继出现历史、哲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而且阅读量也会有所增加。”所以,阅读教学的作用也将更加的重要,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重视起来,要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阅文阅读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阅读;模式构建
        引言: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有效性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对传统与现代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找到新的思路,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与需求,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的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去进行阅读学习。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基本概述
        1.1概念分析
        阅读教学一项很很重要的任务,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教会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对他们的阅读技巧进行锻炼。进行阅读教学不只是要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理解其内涵,还应该是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技巧,提高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
        1.2有效性
        要想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能够实现教学的价值与目标。通过对有关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有效性也就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一定的阅读技巧,学生能够自主去进行学习,在阅读书本上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认识文章的内涵,了解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并将之融会贯通 [1]。
        2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2.1课外阅读课设置不合理
        很多的小学都是只重视语文数学这类主科的课本知识的教学,却很少会涉及课本以外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面会比较狭窄,学生的发展存在缺陷,他们只是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却不太好。课外阅读课的安排就是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有些音效因为缺少硬件条件,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课外读物。有些学校虽然也有图书馆,可是却不愿意进行资源的更新,馆内都是一些比较陈旧的阅读资料,学生获取的信息也都是比较落后的,缺少了实效性。而且也很少会有学校会给学生设置专门的课外阅读课。学校对于课外阅读不重视,教师自然也就会对其产生轻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也就会变得更少。这是很多小学都有的情况 [2]。
        2.2教学方法陈旧
        很多情况下,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们都是始终采用一套教学的方案与方法的,他们只会在第一次进行教学的时候进行教案的设计,然后在以后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会一直采用这套方案,而不管面向的是哪些学生。而且,因为阅读模式都是固定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会始终采用“灌输”的方式,这样比较简单,教师也不需要花费精力去想怎样在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时候有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就只是关注于知识的教导,没有想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虽然见效比较快,也能够应付考试,可是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来说却是相当不利的 [3]。
        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3.1设计导学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导学案也就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其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成长。对于导学案来说它的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在进行导学案的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下面几方面的问题。(1)要准确的定制学习的目标,并且要控制好难度。(2)内容必须是与教材紧密相连的。(3)要明确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4)要适当的进行拓展延伸。(5)在内容上应该进行创新。


        3.2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之所以很多学生对于阅读缺少兴趣,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阅读内容过于单一,对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比如说《一千零一夜》、《鲁滨孙漂流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这样丰富的阅读内容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更高,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得更加的丰富 [4]。
        3.3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写都是比较常用的学习方式,基本上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天都会用到,同时读写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一个推荐阅读的目录,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进行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们写一写读书笔记,将一些精美的词句摘抄下来,或者写一写读后感等,如此,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字的内涵。
        3.4分层阅读,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也是这样的,不能只是看到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还应该重视教学的质量,这样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对阅读教学内容的难以程度进行合理的安排,由易到难,逐步的提升,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如此,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也会更具有效性。
        3.5课堂反转
        反转课堂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教师只是在一旁进行引导和辅助。在阅读教学的时候也要进行学生习作的教学,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分别阅读优秀的与一般的作文,然后让学生们分析两者有那些区别,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帮助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5]。
        3.6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要通过语言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导者,他们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建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体系,创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以教师为主,而以学生为主。通过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可以说是互动教学会成为将来的主流教学方式,是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结束语:在开展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过程,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阅读教学,使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一贯以及掌握阅读技巧等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为了使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提升,要正确的对待作者、教师以及学生三者的聚集,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对学生们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开展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将他们对阅读的积极性提升上来,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按时更好的完成阅读任务,真正的达到师生有效互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华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6.
        [2]尕让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9.
        [3]阿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6):169+171.
        [4]焦永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才智,2020(12):133.
        [5]张霞.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文学教育(下),2020(04):86-87.
        备注:本文系南靖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立项批准号:Njkt1901)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