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何清秀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改革,也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何清秀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镇六祥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改革,也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并要在“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来展开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以及语文能力,推动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在新时期下,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为了更好的对学生展开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需要从小就开始教育。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开始阶段,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德育教育的正确认识
        就目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来说,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德育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具体主要有两个方面体现:第一,忽略德育教育的作用。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树立价值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在新时期下,却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变革。要在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在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下展开德育教育。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需要语文老师重新认识德育教育的作用,并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教育,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目前有很多语文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会忽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重视语文成绩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也没有渗透德育教育的知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德育素质就很难得到提升。因此,还需要加强语文老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1]。
        (二)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受过的教育等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他们在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语文老师采用同一种教育方法的话,并不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得不偿失。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一锅煮”,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以此来实现针对性教学。而在新时期下,作为小学阶段的老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不要忘记教育的初心,要在立德树人理念下才,教书育人,帮助孩子作为一个德育双全的“好人”。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在“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理念下的研究
        (一)通过语文写作来了解学生的道德素养
        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发挥一门课程,通过写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考、想象和写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好的面对和解决,更重要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生所写内容来了解和判断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否有偏差,心理素质是否正常,并对学生道德素养有更准确的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将写作教学给利用起来,以此来实现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举例和引导,如写一篇具有情感的文章,写一篇简单的叙述性作为等等,都是需要运用到情感知识的,所以在这样的作文写作下,老师就可以发现学生的思想和德育水平。当然,老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德育水平的了解展开语文教学,并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进行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年级的课文教学,能渗透德育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美好的生活,记住所有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学会感恩,正所谓“”饮水思源"'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毛主席为大家解决了吃水困难的大问题,人们十分感激与崇敬他。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向挖井人学习,怎样立功,如为班级立功、为学校立功,长大以后为国家立功等在,将自己的愿景写成一篇作文,以此来实现德育的渗透和水平的提高,并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做好人。
        (二)在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德育教育进行延伸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涉及的知识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字、造句、阅读、写作等都是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所以老师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德育教育的知识进行延伸是很有必要的。老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其实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并不是很复杂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知识,如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热爱祖国等,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只有德育水平提高,才能更好的立足和发展[2]。
        例如,在学习巜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就是给学生传递“无私奉献”的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是非常的活跃,所以他们对“无私奉献”还不是特别能理解,所以老师就可以采用分段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本篇课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先让学生分段阅读,然后根据段落的含义找出中心思想。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整篇文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能深刻体会到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最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成为像大禹一样的人。因为大禹心中装着百姓的安危,他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一直在治理洪水,这不正是不忘初心的表现吗?而百姓也会感激大禹,治水有方,智慧超人。而作为新时期下的学生来说,需要具备的就是大禹的精神,大禹的品质,要让学生将大禹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将实践教学重视起来展开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老师会为了给学生带来灵感,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而老师也可以将德育教育工作带出课堂之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其更好的教育。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课外语文教学中,更多时候是为学生写作寻找素材,而老师也会给学生创建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注意的是,教学活动的展开一定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来展开,这样老师才能更好的发现学生的特点,也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3]。
        例如,在学习《千人糕》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贫困的学校学习,在那里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辛苦。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体验和升华,而千人糕这篇课文也是在向我们阐述一个道理,要让我们懂得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懂得每一项劳动成果都需要很多人的辛勤付出,正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语文老师一定要将其重视起来。在展开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在“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理念下,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来展开,同时还要将作文写作给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学生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沈少珍. 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
        [2]赖少英.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3]徐卉. 植根课堂 立德树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J]. 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