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王叶清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缜密的学科
        王叶清
        广东省廉江市第六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4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缜密的学科。在学习数学课程知识时,需要努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锻炼逻辑思考能力,懂得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面对生活,处理生活问题。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时刻。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考虑学生的数学思维动态,构建高效高能的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打下良好扎实的数学学习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考虑了如何有效构建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希望可以有效的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构建良好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现如今,数学教学课堂不仅需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教会学生解答数学习题,还需要教导学生变化数学思维,变通数学思维知识,强化数学思维能力,理解思考数学能力。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授课模式,优化数学授课方法,整合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体验高效的数学教授课堂。构建高效的数学学习课堂,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数学处理的实际案例,贴近数学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懂得灵活变通数学概念知识,巧妙处理解决数学课程问题。
        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
        学生自主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自愿探索数学课程知识,可以极大的提高数学学习课堂的学习吸收质量。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课堂,了解数学学习内容,梳理数学学习框架,总结数学学习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探索数学课程,分享数学学习内容。
小学生数学思维活跃,喜欢探索不同的数学知识,了解尝试新鲜的课程概念。因此,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学习了解课程概念,尝试自主了解数学公式关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从原来教师为主导变为学生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充当辅助的教学角色,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概念知识,捋顺数学逻辑关系,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知识,尝试解答数学引导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知识,还可以熟悉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明白学生的思维方法,懂得如何更好的解决学生的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数学问题。
        比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圆》时,就可以尝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最大化的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运用日常常见的圆为例,巧妙的引入“圆”的概念知识,增加学生对“圆”的熟悉感。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亲手制作圆的图案,用圆规制作圆的图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圆的特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圆的物品,比较不同圆的差别,发现圆的相同点,整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圆的知识,主动参与学习圆这一课程的教学活动。
        二、巧妙串联数学的概念知识
        数学课本中每个单元的知识模块是有逻辑关系的,每个模块的数学概念知识各有关联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数学课程知识,了解数学概念知识,明白数学勾稽关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时,可以巧妙的串联数学概念知识,把数学知识的前后关系连在一起,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懂得花样解决数学学习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巧妙掌握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为例,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串联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比的认识》这一节课,是以除法、乘法、分数、百分数等数学知识为基础,重点讲述“比”的数学概念,理解“比”的数学含义,学习“比”的数学应用。因此,在讲解这一节课时,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带领学生巩固复习除法、乘法等运算的含义,理解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的数学概念。

在讲解这一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串联这些知识点,及时解答学生的学习疑惑,处理学生的学习难点,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比”的概念。
        三、构建数学学习的课堂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的导入教学往往结合了常见的生活情境,而这些生活情境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学生的数学抵触心理,降低学生的厌倦情绪,尝试深入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时,教师可以依据数学课堂知识,配合生活情境,模拟生活场景,生动有趣的讲解数学概念知识,了解数学概念含义,懂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理解处理数学课程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解北大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时,就可以构建恰当的数学课堂情境,引入实际生活案例。比如教师可以演示图形的实际变化运动,变化物品的位置,调整物品的实际位置,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图形变化的普遍性,了解图形变化的轨迹变化,学会用图形的变化运动,解答数学习题答案。
        四、制定详细扎实的教学方案
        详细扎实的数学教案是保证高效课堂质量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真制定详尽的数学教学方案,提前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熟悉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结合教学时长,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还可以充分考虑小学生贪玩的因素,合理安排教与学的时间,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开心的完成数学学习课程,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吸收效率,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时,就可以提前准备详尽的数学解题方案,初步摸清学生的学习了解程度,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详尽趣味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图形正比例反比例的变化。讲解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课程知识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程习题,练习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纠正学生们错误的解题思路。
        五、注重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
        课堂的教学质量,不仅需要教学课堂质量过关,数学专业知识过硬,还需要教师及时反思数学课堂,听取同事上课课程的意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亮点,评价自身教学的缺点,及时做出改变调整,从而打造最优的教学课堂。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评价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改变,不断增强自身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
        结束语: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刻,是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抓住小学生学习的特点,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变化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串联课程知识点,联系课程知识点,结合生活情境,创设课程讲解情境,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整体提升数学教授课堂的质量。数学教师还应当及时注重教学评价,综合考虑授课的效果,及时改善数学教学质量,调整数学教学方法,发挥优质高效课堂的最大效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南宁.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智慧,2020(35):95-96.
        [2]陈丹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20(08):74.
        [3]姚远.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六年级高效课堂教学分析[J].智力,2020(15):147-148.
        [4]宁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20(27):79-80.
        [5]季徐燕.新课改的小学数学六年级高效课堂教学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03):47.
        [6]杨秀清.构建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分析[J].读写算,2019(25):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