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林乌日汗
[导读]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
        林乌日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民族幼儿园 021500
        【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主要依靠表象思维进行模仿学习。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儿歌的内容丰富简单,词句音韵流畅,曲调节奏轻快,能够有效的吸引儿童注意力,歌曲形式简单也便于模仿学习。通过儿歌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学前儿童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儿歌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儿歌 学前教育 语言教育 作用  措施
        【正文】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语言启蒙的敏感时期。但此时儿童正处于表象思维的前运算阶段,不能直接接受和理解具体的知识和科学道理,知识的摄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教师通过儿歌传唱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轻快的语调,流畅的歌词让他们易于接受,音韵的加入有效帮助幼儿重复记忆。通过儿歌教育有效的开发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智力。
        一、分析幼儿时期语言教育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不受重视,部分家长将幼儿园视为代管孩子的托儿所,意识不到幼儿教育和儿童智力语言开发的重要性。社会上缺乏更高质量的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大多数幼儿园搭着学校教育机构点名义,实际上教师不足,小镇农村经常出现一名老师教育看管多班和混班制的情况。教师筛选时要求低教师教教学能力不够的情况,导致儿童学前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再就目前情况而言,儿歌创做更新慢创新少,第一批传统儿歌使用频率和占比较大,教师教授的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加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容易造成儿童学习过程中思维僵化。部分儿歌与动画片的结合不当,侧重趣味性。市场一味开发儿歌动画的商业价值使儿童沉溺其中,那么通过儿歌来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探究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2.1儿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相比枯燥的理论算数等知识,活泼的音乐儿歌,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幼儿班的孩童大多没有较强的自制力,经常在课上乱动玩闹,这时候教师利用儿歌,问小朋友们学过的儿歌是怎么要求大家的坐姿的,提醒他们吟唱,“脚放平,身坐正,胸要挺,头要正。”他们就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和课堂上。可见教师将儿歌引入课堂能够更高效率的进行教学工作。
        2.2儿歌引入课堂,寓教于乐有效开发幼儿语言潜力
        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知识帮助学生开发语言能力。例如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儿歌《家庭礼貌称呼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这样一问一答又朗朗上口的儿歌能够简单快速的帮助学生理清楚家庭关系和称呼,练习儿童口语能力。再比如《对子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自然和语言的审美能力,在儿歌的韵律下学生养成了对于世界自然的初步认知,学习了语言搭配积累词汇。


        2.3通过儿歌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抒发情绪培养良好人格品质
        人格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略的步骤。儿歌具有较强的音韵美,音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控制情绪开发大脑。比如《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这首歌将故事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告诫学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还比如《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儿歌,传播人性的温情,能够培养学生爱家庭爱朋友和爱社会的好品质。
        三、探寻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措施
        3.1选择正确的儿歌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分别儿歌的好坏和实用性。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开发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3岁半至4岁左右的孩童大脑的发育已能达到凭自己的判断懂得言语中的“不行”就是不能做的意思了。这时候教师可以教授简单意义的儿歌《两只老虎》、《数鸭子》等歌曲。过了4岁半以后,孩子已经开始懂得因果道理,一味的去重复《小兔子乖乖》和《数鸭子》这种简单的儿歌意义不大,这是应该注意到学习复杂点的《对子歌》和简单的英文歌曲,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积累知识便于向小学过渡。
        3.2游戏教学,在舞蹈和游戏中学习
        儿童语言的开发与智力思维以及个人身体的开发密不可分。儿歌参与教学不是简单的听歌和唱歌,教师可以在课间时期带领学生一起跳一些舞蹈,伴随着儿歌音乐,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充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组织学生比赛诵读儿歌绕口令,并颁发小红花奖励。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良性竞赛意识。
        3.3耐心教学,注意观察及时调整儿歌教学对策
        儿歌教学也不是千篇一侓的。幼儿时期的学生不同于小学生高中生,他们还不具备准确清楚的表达诉求和感觉的能力。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针对不同群体调整教学对策。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学习复杂的绕口令比如“四十四,十是十。”好动的学生可以学习模范儿歌中的形象可爱的“小兔子”或者看起来有些凶猛的“小老虎”。教师利用儿歌因材施教能够更好发挥儿歌的作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儿歌参与幼儿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儿歌能够以更加有趣和容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歌的教学意义,在实践中不断的应用探索。用良好的耐心传授知识,培养发掘幼儿时期学生的语言潜力。实现真正意义的寓教于乐,展现儿歌在幼儿教育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幼儿文学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青年与社会,2019(29):93-94.
        [2]程丽川.学前语言教育中儿歌教学对幼儿的影响[J].科幻画报,2019(09):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