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批改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慕晶晶
[导读] 作为课堂教学延续的家庭作业,其“减负”改革成效不明显,“刷题”式的作业练习屡见不鲜
        慕晶晶
        焦作市解放区丰泽园小学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延续的家庭作业,其“减负”改革成效不明显,“刷题”式的作业练习屡见不鲜。量变是可以引起质变,所以教师希冀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以巩固消化知识点,但往往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高负作业量却与教师们的预期结果相悖。小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效率如何从“事倍功半”转换到“事半功倍”?这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们思考的问题。同时,数学教师的批改工作量也较大,批改效率低将引起数学教师其他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展。总之,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能否有效布置、批改数学作业,这对学生能否高效掌握数学课堂知识息息相关。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批改
引言
        作业批改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再探究所学知识的过程,是帮助学生纠错的方法,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手段,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作业提供的信息需要教师判断、消化、整理、挖掘、提炼,据此调整后续的课堂教学计划或采取补救性的教学措施。作业批改既是一种督促,又是外部评价的一种体现,有交流、勉励、督促的效果。作业批改是师生、生生交流信息、互通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效的数学作业批改与反馈方式,对提高数学成绩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小学数学作业现状问题
        1.1数学教师家庭作业的布置重量轻质,学生学习效率低
        传统应试教育教学背景下,题海战术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数学家庭的作业量整体偏多,因此教师们希冀通过“量变引起质变”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另外,家庭作业质量低,大多数教师作业内容来源于教辅教材,而配套的习题千篇一律,但每个班级学情不同、每位学生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一样的家庭习题难以适合每个学生的需要,尤其对于优等生和学困生,仅仅通过这些练习效果不理想。学生简单机械重复大量家庭作业,不仅学生作业完成时抄袭现象越来越频繁,而且教师的大量低效的批改作业效率也难以照顾到每位学生,最终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
        1.2作业布置存在不足
        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为了方便省事选择统一布置,但这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为不同的孩子的学习水平不同,所以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控情况也不同,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可能会觉得教师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不能满足其拓展知识面的需求;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则会觉得作业内容超出其能力范围,没有涉及到他想要巩固的基础内容,缺乏针对性。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口头作业的时候,其内容大致就是记口诀、读口算、说算法、讲解题思路、口头回答题目等这些,和课堂内容相差无几,对于学生来说会觉得缺乏一些趣味性,让他们在课外对这些作业丧失完成的积极性。而且随着他们自身表达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后,他们便会对这些简单的口头作业丧失兴趣,认为其没什么挑战性,也没什么意思。
二、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方法及策略
        2.1精简作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作业并非越多越好,所以数学教师要注重作业布置数量的精简性,设计出少而精的数学作业,进行针对性的作业练习。从数量上看,精简要求做到数量上的严格控制;从作业质量上,也要作业能够尽可能的呈现对应课堂重难点的,从而做到真正的减负增效。那么如何选择少量题目而能达到训练学生的目的呢?必须选择一些典型题目,从而使得学生做作业时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努力实现会解一道题从而融会贯通一类题。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前,可以提前自行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删除重复性、无用性作业。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学科作业往往是简单机械重复,大量作业既没有较好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又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还可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厌恶。精简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近期所学知识,高效地运用好解题所用技巧,让孩子们不会因为作业太多,产生厌学心理,逃避这门课程,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孩子的定性,为他们以后在学习中静心集中打下基础。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20分钟左右,换言之,就是说他们可以集中精神去做20分钟的事。繁琐大量的家庭作业且不论难易程度,单就完成作业就需要很久,大多数学生会在此过程中走神、发呆。再加上有些作业是重复的,有些作业偏难,在某种意义上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在此框架内,精简布置好作业。
        2.2采用多样化符号批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传统作业批改时,教师经常 采用“√”“×”两种符号进行批改,单一批改方式不能 引起学生的重视,他们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时只尽快 改正错误,而不去深思出错的原因。针对学生的这 种情况,为了充分发挥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批改符 号。例如,学习了“分数乘法”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小红有100元,小青是小红的2/5,小军是 小红的1/4,小军有多少元?有些学生计算完成后忘 记写单位,教师可以在计算结果后面画一个“( )”, 提醒学生要记得写单位。有些学生写的式子正确, 计算结果错误,这时教师可以用“○”圈出得数,强 调错误的地方。对于全部正确、书写工整的作业,教 师可以画上笑脸。运用多样化批改符号,使学生对 教师批改的作业有了强烈的期待,能认真分析教师 批改的地方,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2.3注意作业的时效性
        作业的时效性指作业的完成及反馈要及时,这里应包含五方面的内容:(1)教师要及时布置作业;(2)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3)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4)学生要及时订正作业;(5)教师要及时复批作业。这几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及时批改,然后再鼓励、指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及时清除学习中的障碍,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反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作业批改对学生失去了新鲜感和教育教学功能,达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五方面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前三方面,而后两方面容易被忽视。其实,错题的订正及复批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订正错题要比完成一份新的作业更加重要。完成新作业可能是学生对已经学会的内容的再次重复练习,而错题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难点,是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才能不断获得提升,有所发展。因此,错题的及时订正、复批不容忽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待作业,不能只重视作业的设计,还要重视作业的批改;不但要重视批改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对作业错误的订正整理,以免在今后的测试中“一错再错”。教师应注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作业批改和反馈也能为教学的“减负增效”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小玲.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118.
        [2]钟诗球.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2):44.
        [3]杨胜锋.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8(14):66.
        [4]司敏.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10):102-103.
        [5]倪裕淮.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02):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