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秀艳
黑龙江省宁安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 宁安 157499
摘要:高中数学属于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整个高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高中数学知识密度较大且高中数学知识的独立性较强。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需要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其主要的特点来制定与展开教学计划,才能够真正的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特点;学习方法
1 高中数学的特点
1.1 高中数学知识点密度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身接受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但是,高中数学最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每个章节中包含大量知识点,内容相对复杂,在课堂上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另外,高中数学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点的复杂程度也因此增加。
1.2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实践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等。学生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其中不少知识都需要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才能够全面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假如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会产生厌烦心理。
2 高中数学学习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2.1 学习方法不科学
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区别,具备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需要学生自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分析之后,解离成不同的小问题,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在寻找解题方法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与过硬的解题能力与演算能力,最终达到正确审题、正确解题的效果。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尚未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无所适从。
2.2 教学方法不合理
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后练习之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帮扶。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并没有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与要求,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规划、知识点归纳等,学生难以形成结构框架化的数学思维。
3 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3.1 通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师生关系的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状态,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热情。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建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在这个关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能够让学生从人格上到专业素养方面信赖和尊敬教师,从而在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安排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学生的配合和支持。高中数学教师要有严谨治学、勤奋创新的专业精神,在师德师风方面诚信友善,能够具备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外在表现。崇高的师德不仅仅是一种目标,更是要求教师时时刻刻做到的标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建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运用自己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留下重要的位置,也给学生在学业和人格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想当然地理解学生目前学习的状态和他们采用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方法,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判断他们掌握得如何,必要的时候与学生进行单独交流,解决他们一些个性化的问题。要想成为一位真正为学生着想的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数学的学习而言,很多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在数学的逻辑思维方面得到有效的培养,传递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所以,高中数学教师的真诚投入在学生的心目当中会留下积极的印象。
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传递,也包括情感方面信息的传递。而我们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发挥情感的纽带作用,让师生关系保持在一个良好和谐友善的状态下,让其持续地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在一种和谐愉快的情感氛围下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成效。
3.2 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尊重学情开展教学
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现有知识的储备情况,也了解他们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优化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内容设定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摆脱对课本内容的依赖,以课本作为基础,适当进行课外延伸。延伸课文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这些内容的延伸与课文相关,同时又能丰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在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力,要让他们体会到这种学习的价值,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明白了很多的解题的方法,同时他们也能够在人际沟通交往方面得到有效培养。高中数学教师在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方面,都要考虑到学生是否适合运用这些方法,学生的情况把握得越清楚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越具有适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把新的知识和经验吸纳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当中的过程。所以,如果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基础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在学习这些新的知识的时候,他们就没办法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在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情况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基础掌握得比较扎实牢固,而有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教师也要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学生的一些特殊问题。特别是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他们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节奏,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现实的状况,通过给学生安排一些作业,让他们运用查缺补漏等方式补充已有知识的不足,从而更能够适应当前教学的进度。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学习任务适当分散,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成就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由简单到困难,逐渐学会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在这样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让他们真正产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控感,产生成就感,保持持续不断的内部动机,也就是对学习本身有强烈的兴趣。
3.3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数学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散自身的思维,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运用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函数的过程中,在函数图像绘制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计算取值范围,在学生得出计算结果之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图像绘制的相应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知识,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也增强了课程的生动性,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图像绘制更加准确、快速,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 结论
高中数学属于一项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整个高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学习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时,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地位,提高自身知识迁移能力,增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够为今后学生数学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海青.运用几何画板优化高中数学教学——以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2[2018-11-07].
[2]佟淑琴.浅析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
[3]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与对策[J].卢浩,石长梅.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0)
[4]闫雪.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索[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