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小学
学生学习的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这众多的联系,教师倘若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联合,让数学课堂显现出新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能为今后学科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教学案例。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方向虽然不同,但在学习思考的逻辑上却大同小异,学生在学习中只要用心发现就会观察到,数学中有语文、美术、英语的影子,甚至还有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影子。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尝试采用多学科的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培养综合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本文从语文学科与数学联合、美术学科与数学联合、英语学科与数学联合这三个例子进行探讨。
一、语文学科与数学联合
数学具有极强的推理性和逻辑性,具有极强的客观色彩。数学的学习是通过汉语展示的,据此,学习数学的前提就是读懂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前需要有扎实的语文阅读理解功底,倘若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那么学习数学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智力正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尚未成熟,对数学题目中的逻辑问题存在理解上的盲区,学生无法准确获取题目中的真正含义,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题。若教师长期将学生放任在这样的学习中,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并且产生学习数学很痛苦的感觉,进而让学生与班级平均数学学习水平产生差距,并逐渐落后于班级数学学习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明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语文学科中的一些学习技巧融合进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读懂数学题目所讲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数学题目时,对于较难的题目或者题目篇幅较长的,教师可为学生进行题目的讲解,帮助学生抓住题目重点字句进行解题,这样学生就能清楚明白题目所要传递的条件。在“分数”的学习中,学生在解题中错误率最高的就是单位问题。教师可用语文的扩展句子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题目的梳理,掌握题目中的核心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注意到题目中的单位,进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审题的过程中使用语文的扩句法,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掌握审题的技巧,进而学会解题的正确步骤,先审题在对重点逻辑关系句进行分析,再进行解题。
又如:在“倒数”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利用语文知识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引入时,可向学生提问:“倒数”在语文中是什么意思?学生不能准确的解释“导数”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让学生拿出字典进行查阅,学生将语文学习的方式引入数学学习中,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且在数学课堂使用字典,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新颖,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数学的动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美术学科与数学联合
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几何图形的教学,在美术中,图形具有美学价值,因此,数学学科还能与美术学科进行融合,甚至可以说数学中的几何是美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小学生的学习联想能力不强,不能将数学和美术这两个学科进行联系,据此,教师在教学中需有意识地将美术作品进行引入,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发挥数学的思维,感受几何线条的魅力,陶冶美术情操。在美术融入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课堂的主题是数学的学习,不可喧宾夺主,掌握数学学习的方向。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向欣赏展示生活中会遇到的轴对称图形的物品,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如,建筑、书画等,让学生进行分辨哪一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都能熟练辨认出轴对称图形。据此教师就可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轻松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分辨轴对称图形。接着,在教学的下一个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轴对称的图形。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美术和数学的联合学习中让两个学科双向发展。
三、英语学科与数学联合
数学教师还可将英语结合进课堂,对于一些专业的名词,课本中都会特别标注上英文。
例如:大部分的数学公式都是由英文字母表示,这样能简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提高解题的效率。有一些公式中的英文表达会重复,这就会导致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与其他公式记混,教师为了让学生理清各个公式符号的含义,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公式的英文全称,让学生了解公式的含义。再如:在学校周长和面积的公式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表面积“S”的全称为“surfacearea”,周长“C”的英文为“perimeter”,让学生对公式进行备注,进而记忆公式,提高公式的使用正确率。这样不仅理清了学生公式的记忆,还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积累。让数学的学习更加有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学科之间的联系随着教学的深入不断的显现出来。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适当加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而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逻辑思维,促进各个学科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