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何炳恩
[导读] 游戏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渐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
        何炳恩
        云南省丘北县温浏乡中心学校,云南 丘北 663208
        摘要:游戏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教学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渐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方式改革重要的成果。在数学教学中,受数学学科抽象性的影响,传统教学方式效果不理想,在应用了游戏化教学方式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对现在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实现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深化应用。因此要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使游戏化教学能够获得更成熟的应用,服务更多的师生教育与学习。该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游戏化教学方法应用进行了分析,寻求提升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措施,期望能够为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游戏化;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小学数学运用游戏化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全程集中注意力,这使教师的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也阻碍了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游戏化教学的重视,适当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不断优化各个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而且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高效理解知识,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问题解答中。游戏化教学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促使学生热爱数学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高效完成重点知识的学习,弥补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为小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2游戏化教学法的特征
        2.1教育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具有教育性,其实际应用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游戏化教学中突出课本知识重点,解决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做到相对全面地优化数学教学,促使学生高效完成课本重点知识的学习。只有确保学生消化并吸收课本重点知识,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发挥游戏化教学的教育性。
        2.2娱乐性
        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确保课程教学具备一定的娱乐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娱乐性的游戏化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避免课堂过于枯燥的现象,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活跃小学生的思维。
        2.3竞争性
        在游戏化教学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游戏化课堂教学的竞争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在竞争中释放学习压力,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高效完成课堂重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3.1以教育理念为原则,拓宽数学思维
        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为不同阶段的学习设置与之相关的游戏,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建立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小学生快乐且高效学习数学的目的。只有享受学习,才能爱上学习。在学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游戏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也是提升兴趣最好的方法。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游戏的态度都是开放且接受的,而与游戏相结合的学习内容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减少排斥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数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多变,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接触到的数学内容有代数、空间、图形和概率等等。游戏教学既让学生学到新的数学知识,还能够通过设计方式联系曾经的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游戏的灵动性和活跃性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塑造思维能力,使数学思维由刚开始的模糊不清慢慢变得清晰,促进学生思维与素质能力的健康发展。
        如在长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知识学习里,考虑到学生多数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图形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分发模型,告诉学生这是给他们带来的礼物,需要学生自己将形状相同的玩具整理在一起。在学生将模型分完组后,需要他们派代表说出自己分组的理由,最后由教师揭示各模型的数学名称,引出概念。随后由学生自由组合研究模型,拿起自己喜欢的模型,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玩,教师在一旁引导他们说出对各个模型的认知。在学生与模型多次接触并且熟悉后,可进行下一步游戏:将所有的模型放到布袋里(不透明即可),让学生伸手摸,并猜自己摸到的模型是什么。通过一系列关联性的引导游戏,给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引出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框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3.2设计实践操作游戏,增强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践课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从数学知识的来源角度进行分析,数学概念定理以及公式法则等的提出都和数学实践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因为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灵活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当中要善于安排实践类的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操作和验证推理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能力,累积大量的实践经验。例如,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时,不少学生对于物体的重量认识不清,在填写单位时常常会犯错,比如一个鸡蛋的重量是50克,则不能够写成鸡蛋的重量是50千克;数学课本的重量大约是200克,同样也不能够用千克这个单位。为了让学生对数学重量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常见的物品,比方说铅笔盒、笔记本、水杯、鸡蛋等,然后给学生提供称重量的工具,让学生动手称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当中建立对重量概念的准确认知,以免在之后的解题当中出现失误。除此以外,在其圆形面积计算时,课程当中涉及通过圆形和长方形面积转化推导的方式,获得结论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让学生实践操作的话,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于是教师可以安排实践操作游戏,鼓励学生在操作当中提高对数学图形的认识。
        3.3安排角色扮演游戏,优化课堂氛围
        角色扮演游戏是和小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一种游戏活动,这类游戏具备参与性强的特征,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提高整体的参与效果。另外,数学知识具备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如果忽视学生的内在规律,照本宣科的话,将会给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带来不利影响,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角色扮演类游戏活动能够给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还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获得真实而又深刻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不少学生认为人民币的计算非常得枯燥乏味,会在计算过程当中表现不够积极。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入一个购物场景,鼓励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情景活动当中进行人民币的交换。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售货员以及顾客,并在这一过程当中互相给彼此提供计算的机会,如一斤苹果5元,买5斤苹果多少元?给售货员50元可以找回多少元?一支钢笔的价格是10元5角,一块橡皮的价格是1元3角,总共的花费是多少?
        4结束语
        游戏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娱乐性,还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游戏教学中的作用是最大的,这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一定要在符合教学原理的规则下不断创新,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通过持续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欣,李冠珏.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8).
        [2]唐德松.试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读写算,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