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黄君锋
[导读] 如今,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对于初中阶段的德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
        黄君锋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龙门镇第二初级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272
        摘要:如今,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对于初中阶段的德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加强班级内的德育活动的建设,班主任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水平。因此,本文通过对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促进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充分发挥德育工作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实效性;德育工作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脚步,教育水平和知识水平也跟着提升,因此,需要大量的综合型人才来支撑教育建设。学校教育是发现并培养人才的主要环境,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为了挖掘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注重德育教育。新课标也对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新的要求,提出了需创新性德育教育,依据新时代的需求有效的推进德育工作建设,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的教育工作推进,教育管理部门对初中班主任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班主任在学生教育中不仅是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同时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由此可见,德育工作的开展的有效性基于班主任扎实的本职工作,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向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
        一、分析初中德育工作问题现状
        1.初中班主任缺乏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认识
        在以前的初中德育工作中,我国的初中义务教育都只处于一个教授学习知识、应对应试教育的阶段,以至于对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德育模块忽略了重要性,初中班主任基本上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就是班主任工作做到位的成功表现。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递进系统,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不断前进,德育工作也突显了时代性和重要性。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一个是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另一个是学生的性格、三观都慢慢在初中阶段形成和完善。所以,初中班主任忽略了德育教育的实际意义,就很难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班主任的德育模式和内容都过于陈旧
        新课改的开展工作已经进行多日,许多教师也转变了传统保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然而,由于受到儒家正统文化礼教的影响,有一部分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还在使用“说教”和“言语批评”的方式,这违背了目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教育的宗旨。另外,在德育的教学内容上,也太过于传统,许多班主任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计划方案,还在使用老一代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与时代教育形成鲜明的落差;而且有可能只是注意说明道理,而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一套系统的教育大纲。例如,缺乏从学生性格、经历、品格或者家庭的实际情况考虑,就使用大众的德育观念进行教育,这不但是无法全面展示德育教育的内容,还严重偏离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轨道,这样,德育工作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及价值。
        3.初中班主任缺乏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并且在德育教育研究上下的功夫不足
        由于大部分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并没有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也不存在对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这样,导致班主任进行的德育工作可能会趋于理想化,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提出教育建议,因此,无法找到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良好解决办法。
        4.学校的德育教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普遍现象来看,相对比其他科目,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理论相对薄弱,现阶段,没有能够借鉴的完整的研究成果,而且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管理水平低下,难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活动,同时对缺少对个别差异化学生进行研究,因此,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


        二、班主任德育活动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班主任作用
        针对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改善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整体环境。因此,班主任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推进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下不断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意识。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所以,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言行举止,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例如,班主任可以监督学生有效地使用学校的校园宣传工具,比如黑板报,校园期刊,学期画报,广播站等等,去促进德育文化体系的建设。通过对优秀德育文化的推广与宣传,使学生在完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学校可以在教室侧边或者走廊墙面等适当的位置挂上名人画像及简介,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吸收这些优良文化。这样,建设校园文化才能营造舒适轻松的德育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经意间进行的德育工作的学习,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素养。
        2.强化对德育工作理念的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
        要想强化对德育工作理念的认识,就需要我们初中班主任,把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理念进行革新,把简单的说教,转变为对孩子的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素质提高,能力强化等全面教育,只有把德育工作渗入到学生生活、学习中去,才能确保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此时,初中班主任需要要掌控好学生心理的活动走向,通过对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计的德育教育工作大纲,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明确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有初中班主任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围绕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德育工作内容的计划于教学,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最终实现为目标。
        3.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设计具体德育内容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持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强化德育工作。例如,举办德育活动前可以事先与学生尽可能多的沟通,以尊重学生的想法为根本,多听取他们的意见,通过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展开对德育活动的自我认识和思考。然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进行公开投票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性,以展开的德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是由全班学生一同决定的活动主题,所以,从学生的意识上能够有效的提高德育活动的意义,实现人人参与,人人收获的良好德育学习情境。
        4.丰富德育活动的形式
        事实上,德育教育不只是依附于理论教学,是需要展开有效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因此,班主任需要创新丰富多样、内容涉及面广的德育教学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得德育成果。例如,可以展开演讲比赛、文化知识研讨会、诗词大会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在参与的活动中去学习和理解德育知识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及价值。举办历史故事交流会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强化爱国意识,通过这种自我认知和加深印象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德育文化的精髓,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品质道德及个人修养。
        总结
        综合全文内容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初中教育阶段中,德育工作又是其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积极综合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关键作用,与我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吻合,因此,我国初中班主任基本都普及了德育工,而且初中班主任需要对德育工作进行改进与完善,充分发挥它们在平时教学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改善德育教育环境,并淘汰自身落后的教育理念同时改变不科学的工作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梁庸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咨询,2021(11):145-146.
        [2]徐文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江西教育,2020(12):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