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云莲
云南省宣威市热水镇热水村完全小学 (云南 宣威) 655415
摘要:小学时期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小学阶段的教育也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新颖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工作,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助力。熟练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并且将其巧妙融合于数学课堂上,是千千万万数学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更是全体从教工作者的心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老师和学生来说,数学都是一门比较困难的学科。很多知识老师讲起来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很多学生都害怕数学。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对于他们之后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完善。现在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变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的困境。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新的发展契机。
一、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1.1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授课堂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例如:在三视图、立体几何等抽象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可切实看到图形的变换发展,正视图、俯视图等的具体位置。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使终身学习落实于行动。在课堂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阅到更广阔的学习资料,了解到自己遗漏的、不懂的知识点等,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练习,专门攻克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等。
1.2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由于受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无法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资料,导致学生只局限于课本和参考书籍获取学习资源,是一种静态的学习过程。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想象能力还不足的时候,这种学习会固化学生的思想,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越学越发现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理解不了的内容,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将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从而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小学教师对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较为缺乏
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欠佳。在学校配备较好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利用教学设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的部分。作为教学活动的带领者,教师只有立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决定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格局,才能真正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当前部分小学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积极性,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足,又不能够在思想上提高政治觉悟,致力于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技能。教育理念滞后、缺乏教学热情的部分教师往往不能突破自我,安于现状,潦草应对教学任务,根本不能从实质上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理解接纳,从而形成自我的教学风格。
2.2盲目采用“题海战术”
不仅是数学科目,许多课程的教师都会让学生购买各种练习册,学生在做完课本的例题以及课后习题的基础上,还要刷各种习题,以“题海战术”来练就答题技巧,这就造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度不够,以至于数学成绩在所谓的答题套路下忽高忽低,而且容易产生固定思维,不懂得灵活变通,在“千变万化”的各种题型面前,难免会“显露原形”,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数学是一门内涵面非常广阔的学科,同时,数学学科和是日常生活联系也比较密切,它运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给他们播放一些相关的拓展视频。比如说,在学习有关于三角形的时候,我们所接触到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但是这只是存在于平面概念上的,当它拓展到立体范围内,变成空间图形的时候,就会出现曲面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大于180°,通过这些相关的拓展视频,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数学的奥妙。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研究力的时候,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就是讲解圆周率是如何得出的。古人通过使用割圆术,经过了很多次精密的计算,最终得出了圆周率的结果,这个结果和今天科学计算出来的结果差距非常小,这就说明古人具有较高的智慧。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逐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直接都出一些合理有效的结论等等,这些都是开启学生探索的重要方式。
3.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信息化的特点之一是多媒体,而多媒体则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变得更加丰富。不管是图片还是视频,甚至只是单纯的声音,都可以与传统的老师一味枯燥讲解不同,这些在平常与游戏相连的事物,此刻用在教学中,也很容易吸引其兴趣。比如在教授《基本运算法则》时,不再是呆板的数字计算,可以使用动画的方式去提出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更多的是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从而主动去听讲,爱上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想把简单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更多的是需要创建情景教学。使用信息化教学不仅从视觉上好看,而且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掌握具体概念。这种办法可以把较为困难的知识转变成简单易懂的动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使他们更容易有课堂的参与感。不仅是多媒体屏幕,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课件的教学。在现在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学生利用这些信息可能比老师主动去教学还要方便。
3.3使用三维动画——点燃学生的赏析情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三维动画,是希望借助富有变化的三维动画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三维动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赏析,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的变化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三维动画,为学生展示动态的数学学习画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将学生凝聚在课堂,开启了新知识的传播之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在三维动画中,发现了数学的多样性,能够放宽自己的学习眼界,跟上知识的变化。在以往教学中,部分学生容易走神,无法长时间聆听教师的教学,一旦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就会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影响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好信息技术,带动学生不断向前,让学生在三维动画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改善学生对待数学的心态。
结束语:
总的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使用,需要教师能很好地掌握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具备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地探索中寻求新的更适合学生的,更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和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自主加入课堂的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芳.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122-123.
[2]师海福.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新课程(中),2019(06):130.
[3]张玲玲.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考与应用[J].读写算,2019(17):10.
[4]曹波.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05):102.
[5]秦清英.信息技术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年轻人,2019(1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