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进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杨群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部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仍然较低,影响了全国体育健康标准
        杨群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田坝乡中学校 云南 曲靖  654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部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仍然较低,影响了全国体育健康标准。对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一、现阶段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体育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低
        由于传统的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所以体育课往往被认为是副科,学校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在教学体育时往往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跑几圈,做一下广播体操,之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导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度过,没有学习到任何体育知识,难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长此以往,社会上甚至都觉得体育老师什么都不会。此外,对体育老师的考核不严格,有的老师再安排课程时不够重视,体育课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学体育并没有什么用处,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
        2.教学内容单调乏味
        趣味性的体育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使得教学的内容比较的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影响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进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如体育教师可通过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完成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习成功的一半,因此,对于农村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来说,教师要让学生保持积极的体育热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准,保证学生的上课环境,从而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代入感,让他们更加专注地投入体育学习当中。
        2.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目前,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

体育课程的操作性较强,所以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动作要领和专业知识时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以便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完成动作练习,增强学生的训练效果。只有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时要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将学生作为主体完成课堂内容。虽然农村初中体育器材和场地有限,但体育教师可以跳出局限思维,利用简单的道具开展体育教学。例如,教师可将跳绳作为体育教学项目,通过讲解动作要点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跳绳习惯,让他们能够正确的完成要点动作,之后教师在为他们讲解交叉跳等更高难度的动作要领,让能力较好的同学有进一步的提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可以参与进多样的体育活动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3.运用语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大多数的农村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他们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所以与学生交流起来隔阂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会强制要求学生进行规定的体育项目,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强硬、呆板的教学方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此,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差或者比较紧张,那么即使教师严厉督促,学生的学习也会非常的被动,甚至是在恐慌害怕的情绪中上课,影响了上课质量,甚至对体育产生厌烦的心理。由此可见,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而通过过硬的能力、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训练和学习中,促进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重要。但当前部分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仍受到资金、落后观念、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与国家体育标准相差甚远,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许颖.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与保护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13.
        [2]周李星.生本课堂下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考试周刊,2021,(26):114-115.
        [3]鲍俊.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长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21,(13):72-73.
        [4]李英.信息化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5):125-126.
        [5]姜明.强化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成才之路,2021,(09):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