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陈娟
[导读] 所谓思维导图,简单说起来就是将人的思维通过图形这种方式呈现出来
        陈娟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638400

        摘要:所谓思维导图,简单说起来就是将人的思维通过图形这种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变成具体的图像,通常情况下,思维导图所呈现出来的形状是放射形的,也就是通过一个核心点向周围扩散,并在每一条扩散的分支上标注上关键词或者图形等,由此构成完整的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其知识点的复杂、繁多,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如果教师能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融入到整体的地理知识体系中,可以使得学生在记忆地理知识时更加高效,同时也方便学生今后去复习。所以作为教师应该重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认知结构
        一、思维导图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实际作用
        (一)指导学生建构认知结构
        思维导图它是呈现学生思维发散过程的图形类工具,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思维模式的拓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思维导图还有着梳理整合知识的作用,可以将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连接成知识网,让学生可以顺利的完成知识的内化,从而使得一个又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成为知识体系,进而指导学生建构认知结构,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主动的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和制作思维导图,可以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枯燥重复的背诵记忆,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建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将思维具象化,人的思维是会联想的,所以思维导图也都是从一个点出发,然后向外扩散,其扩散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学生长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随着思维导图看到知识的更多面,这样当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也就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准备环节中的运用
        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地理认知结构的建构,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是非常多的,但是教材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大多时间比较久远,所以教材中的很多例子等都相对落后。因此,教师在正式进入地理教学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知识,并利用思维导图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以此来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材的基础上对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和扩充,并将其制作成思维导图,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使得地理课堂的教学的更加高效。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运用
        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地理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师应该多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建立起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此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才能更加方便的运用这些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传递地理知识的工具,使得学生所接触的地理知识不是零散的,而是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的。同时对于思维导图中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将思维导图填充完整,这样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效,从而促使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的更加顺利。另外,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尽可能的提高思维导图的美观度和吸引力,做出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三)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环节的运用
        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并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它是会随着时间慢慢遗忘的,所以想要牢记住一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反复去进行记忆。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大大小小很多知识点,学生在记忆这些知识点时需要花费的时间是非常多的,如果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几乎难以实现的任务。而且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非常重,能留给地理这门学科的时间有限,所以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需要运用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帮助学生打好地理基础知识,明确地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再让学生思路清晰的去记忆这些知识点,学生复习的效果必然会翻倍。
        (四)思维导图在学生课堂笔记中的运用
        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其知识点相对较多,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求记大量的笔记。但是传统的笔记大多都是教师讲了什么知识,学生就记什么知识,这就导致笔记最终呈现的效果是非常杂乱的,非常不利于学生后续的翻阅。但是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原本杂乱的知识点形成体系,这样学生在翻阅时不仅能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查阅的知识,同时还能清晰的看到知识点之间联系。而且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时,也是对知识的一种梳理整合,它可以帮助学生弄清地理知识的重点,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得更加全面的掌握地理知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具体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无论是课前准备环节,还是课堂教学环节,亦或者是课后复习环节,教师都要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全面、有条理的掌握地理知识,确保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可以不断攀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林洁.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21):153-153.
        [2]李佩敏.运用思维导图促进高中生地理认知结构建构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03(19):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