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何学权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高考
        何学权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高考,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中,很少会抽出时间来进行自我锻炼,使得身体素质较差。对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其中体育特长生是教师应重点关注的群体发展对象,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充分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而根据学生的体育训练现状制定出适应学生实际的训练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现状
        1.训练状况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对特长生进行训练时大多以集体的形式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使得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在训练中难以得到突破,失去了训练的兴趣。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就过于困难,甚至是超负荷。这种单一的训练方法并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进步,同时会造成了训练的成果达不到预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自身原因
        对于当前的高中体育特长生来说,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地规划,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他们加入体育行列只是为了能够逃避文化课的学习。这样的心理下,在本应奋斗的年纪,他们却变得安于现状,他们认为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就是完成了一切的任务,所以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下,他们的体育素养很难得到提升,无法认清自身的能力,对于学习也表现出力不从心。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策略
        1.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天赋及体育锻炼经验都各不相同,所以在接受知识、技能时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对此,教师就应充分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其实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如在教学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时,教师应适当的减轻训练的强度,以帮助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增强他们的体育信心。而在教学一些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时,教师应发掘他们的更大潜力,进而通过拔高性的特训和激励来提升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不断创造辉煌,坚信自己会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2.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意志力薄弱,不具备抗压的能力。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他们容易对自我的能力产生怀疑,无法正确认识到成功与失败,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将竞争对手看作是自己的仇人,不信任自己的队友,使得其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对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锻炼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从而对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的对他们进行疏导与调适,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设置多样化的体育项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应注重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多种技能训练,加大对体育教学训练资金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如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进而设立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选择。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育训练内容,还能培养更多方向的体育人才,营造出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在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中,学生能够对体育训练充满兴趣,这种兴趣能够让学生在辛苦的锻炼中坚持下去,从而提升其意志力。而高中体育特长生由此也能够看到学校对自身这个群体的重视,从而抛却自己被另眼看待的自卑感,充满自信地投身体育锻炼中。此外,除了体育器材的完备,教师还可开展体育竞赛来让学生明确他们的体育水平,同时在与队友的合作、与对手的对抗中积累比赛经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4.严格要求学生
        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部分特长生的学习状态十分消极,没有任何高考的压力,不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突破自己,认为自己的体育天赋是一定会被院校录取的,所以对于训练往往是一笑而过。对此,教师就应制定严肃的学生规定,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严肃的处理。例如,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没有病痛,也在训练中不停喊苦喊累,寻找各种理由中途放弃,或者撒谎逃避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而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只有帮助他们克服了懒惰,他们才会用意志战胜身体上的痛苦,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特长生应对自身情况具备准确而全面的认识,在勤奋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紧抓文化课的学习,不应当由于自己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就对文化课抱有偏见,只有协同发展,双管齐下,才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此,学校就应加强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认识,抛却对其的固有成见,加强对体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建设和教务管理,以尊重、相信的态度帮助其创下佳绩。而高中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根进而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来进行关于其体育训练计划的设计,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彦辉.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分析[J].田径,2020,(12):47-48.
        [2]高钊.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73-74+77.
        [3]吴斌.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几种方法[J].田径,2020,(10):53-54.
        [4]杨立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J].考试周刊,2020,(81):129-130.
        [5]闫龙超,孙宁宁,刘钢.预负荷训练对高中体育特长生上肢爆发力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20,(08):102-103.
        [6]郭长昇.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113-114.
        [7]王俊.高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训练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7):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