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该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绘画水平的一项重要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色彩不仅需要保持对色彩的敏感性,还需要老师在美术课程中给予积极的指导.小学是培养学生色彩感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色彩欣赏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丰富多彩的世界,美术老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地掌握美术知识,增强学生感受色彩之美和表达之美的能力.从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意义出发,探讨色彩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实施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色彩的相关知识,包括基本理论、色彩对比、色彩搭配等,能够增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感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生的美术学习中,对于素描、油画、水彩画、水墨画等画种的学习,色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色彩教学,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男女生对色彩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对色彩具有不同的喜好与运用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一、 融入游戏教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人们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接受期,单一的色彩理论讲解会让他们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但色彩本身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开展相关游戏活动,能够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游戏化教学是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能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适度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否则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把精力集中在“玩”上,忽视了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在准备游戏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游戏而准备,而要充分结合课堂学习内容,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设计游戏活动时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始终把握教材内容与目标,不能脱离美术教学的目的。如,在向学生介绍冷暖色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两种游戏方式。一是为颜色“找朋友”。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多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请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如为红色的苹果找朋友、为绿色的西瓜找朋友等。另一种是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在油画棒中分别找出冷色、暖色。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掌握了冷暖色的知识点.
二、教给观察方法
所谓观察有许多种类,而对于色彩的观看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以红色为例,不管红色的物体受到什么环境色的影响,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是孤立、抽象的去观察物体的固有色,这种观察色彩的方法在装饰色彩绘画中较为常用。但面对不同物体、不同角度则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物体,由于观看角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解。
例如,正方形的物体由于作画者角度的不同,可以看成是梯形的透视形,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看成是近于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的透视形。那么观察色彩也是如此,必须将对象、光源以及环境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来进行观察与比较,通过对色彩诸要素的对比联系中让学生学会色彩变化的把握。这种观察方法是造型艺术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包含了审美基础,这是由于色彩美是色彩的整体效果,其体现在色彩的关系之中。
三、联系生活实际
色彩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充满灵感,学生需要积极体验社会环境。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生活品质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美术的魅力。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色彩。如,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红色的对联、大红色的灯笼等,都是丰富的素材来源。色彩的装饰、搭配和教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衣服上的色彩搭配、家居空间的装饰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出发,挖掘生活中的色彩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探索生活中的色彩变化,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对生活中的色彩要素进行加工创作。如,在《生活中的暖色》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暖色物品,将其带到课堂,并在课堂上介绍自已带来的物品;或者在课堂上,要求红色、橙色和黄色衣服的学生起立,让学生自行判断自己的衣服是否属于暖色。这样,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帮助学生了解暖色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积极活跃思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PPT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不常见的暖色,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暖色记忆下来。这样,学生在创作时就不会缺少灵感。
四、结合多媒体
在讲解三原色时,美术教师往往喜欢利用水粉进行配色,从而展示三原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他色彩是由三原色转变而来的。但是,由于水粉的颜色调配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算,只是教师简单调配,因此很容易使调好的颜色在色相、纯度、饱和度等方面存在误差,调配的色彩不够准确。如,利用红色水粉颜料和蓝色水粉颜料调配出来的紫色相对浑浊。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走进了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技术正确调配颜色,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三原色在色彩中的重要地位。墨镜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一副墨镜到美术课堂上。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张色彩鲜艳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和欣赏。在学生对图画的色彩有了一定认识后,要求学生戴上墨镜进行再次观察,学生会发现墨镜下的世界顿时改变了色彩。两次视觉对比便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对人们的重要性。当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电脑软件的去色功能,只要轻点鼠标,彩色图片瞬间变成黑白,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意义,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去色观察到对比与和谐的色彩规律。
总之,色彩是一门难以言说的艺术,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艺术家穷极一生研究色彩。小学生不像艺术家那样研究色彩,更多的是用心感受,借助色彩表现自我。美术教师应该将色彩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培养学生感知美和运用美的能力,通过学习色彩辨析,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艳.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措施探讨.吉林教育,2016(2).
[2]王文京.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措施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