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茹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金罗小学, 山西 吕梁 033400
摘要: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体育课程作为锻炼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育素养的学科,其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安全教育的问题。小学体育教育的安全问题,开始不断地走向人们的视野,随着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及时地规避和寻求安全保障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加强小学生体育安全教育力度,并且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责任,在责任意识的培养及限定方面都必须要想尽办法,从而推动小学体育教学事业向着更加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规避;策略
导言:
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要求下,积极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但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仍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对这些安全问题的事前规避与及时应对十分重要。近年来,小学体育课堂中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小到磕碰,大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些情况的发生对学生正常校园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意识强化等安全隐患规避方面以及发生安全问题后的应对策略方面也需要充分地予以考虑和实施。
1 目前小学体育运动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突发性意外安全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不够成熟,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不足,缺乏社会经验,而体育课程大多是室外活动,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并且小学体育课存在多个班共同上课的情况,人数众多,声音嘈杂,教师很难时刻监督学生的行为,为学生规避安全威胁。并且,小学生的精力十分充沛,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在自主活动时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比方说小学生之间互相追逐打闹,不慎摔倒;一些学生攀爬高处,不慎摔落受伤;因准备活动和热身不够,导致学生在运动期间拉伤、挫伤等情况也时有发生,教师如果不能有效监管学生的自由活动,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威胁着学生的健康安全。
1.2 体育教学设施使用不当,设施陈旧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经常会用各种体育设施来辅助課程,而许多学校和教师会忽略对体育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从而导致一些设施存在损坏和陈旧的现象,给教学埋下安全隐患,比方说年久失修的单杠,有些地方出现松动,学生在使用时如果出现单杠折断或掉落的现象,都会严重威胁到生命健康。另外,还有一些体育设施,由于教师事先没有给出正确的使用规则,或是忽略了对设施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叮嘱教育,学生错误使用体育设施,比如说错误攀爬揉推器等设施,都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这使得体育设施不仅无法发挥正常的价值和作用,还有可能会由于使用不当而变成一个安全隐患。
1.3 因准备不足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准备活动不足所带来的问题目前也比较容易常见,这是因为有很多学生在教师给予热身指导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够认真听讲,很多小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和家长一样,对于体育锻炼的安全问题并不是非常看重,甚至有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偷偷进行其他主科的复习。学生并不重视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安全问题,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有可能会发生安全隐患,那么就有可能在准备活动的时候安全意识淡薄、跑步的姿势不正确。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对于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指导,那么学生之间就有可能出现互相推挤和踩踏的情况,热身的时候学生疲于应付,而在真正开始训练的时候,学生又有可能因为准备活动做的不足而出现一些突发性的状况,这样的情况使得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提升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在严重的时候发生极为恶劣的运动损伤等。
1.4 体育安全意识不足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并且对于安全问题也缺乏认知。
而教师若放任学生自由活动,而不加以限制和监管,学生很容易进入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或因为运动的动作和幅度不当而发生意外。教师若不了解班级学生身体情况一概而论,很可能造成体育活动强度超过部分学生承受能力的情况。体育教学中有着“穿运动服”、“进行热身活动”、“运动强度控制”等常识问题。如果不对学生讲解与强调,学生很可能因为缺乏这些意识,或不在意这些细节,而在实际运动中受伤。
2 针对小学体育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规避和具体的应对策略
2.1 提高学生以及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
首先,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能力确保学生的安全,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也是不容小觑的。小学生可以拥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规避掉很多的安全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课堂纪律,并且进行专门的安全意识培训,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同学之间打闹、推搡等行为要及时地予以制止,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一些危险行为的危险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介于一个教师要教授很多的学生,精力有限,以免出现无暇顾及而产生的安全问题,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与此同时,对于体育课堂着装问题要重视起来,所有学生应当一律着运动服,穿运动鞋,以防服装问题导致出现安全隐患。
2.2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因材施教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细心地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学生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训练内容。如果班级内有体质较弱或者身体状况不好的同学,教师要给予合适的照抚。避免该类学生参加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将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教学事故做好预防,要对相关急救措施有准备,避免紧急情况突发时,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2.3 定时检查教学设备,确保设备安全性
体育课上的教学设施是体育教学中十分必要的一部分,是开展体育训练所必要的设备。一旦体育设施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将不可估量。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定时对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一旦发现体育设施出现什么问题,要及时进行修理。除此之外,对于学生使用前检查器械安全性的培养也重要,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在使用器材之前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给老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带领学生做好运动前的热身活动
课前拉伸运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如果热身运动做得不到位,遇到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就会伤到学生的身体,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具体热身运动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四肢、肌肉以及润滑关节等等。这些部位热身完毕后,才可以进入正式的体育训练。而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远不如成年人身体的发育程度。由此看来,做好课前热身是必不可少的。具体的热身运动可以设置为:跑步、拉伸以及体操等等。也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以音乐作为辅助,最终达到热身效果为宗旨。不仅如此,游戏和音乐还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爱运动。
3 结论
总体来说,在目前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安全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现代教学体制不完善以及教职人员思想意识薄弱所存在产生的问题,学校对于安全教育问题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全问题的产生,对小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此,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找准安全教育的定位,同时相关部门能够建立并完善安全问题制度体系,重视对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对安全事故进行更好地处理,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静辉.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 (52):235-236.
[2]张燕.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田径.2019(08):5-6.
[3]李平和.浅论小学体育课堂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2017,12(2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