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孔瑞
[导读] 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缺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这也是导致英语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孔瑞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缺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这也是导致英语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降低了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使课堂教育更加开放、有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应用
引言
        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背景下,对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应该加大对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培养,也应该通过英语教学的开展让学生的思维和世界观得到开阔,推动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带动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所以,初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在英语教学当中达成任务,就可以加强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事半功倍。
1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行为主体更好地思考对应事物的工具,也就是说实际的思维脉络必须是学生不能是教师,否则就可能影响实际思维导图在词汇学习中的效能。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需要将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教授给学生,使其能够掌握对应的思维导图运用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思维导图的自主创设,由此展现出尊重学生思维导图特殊性的姿态,激发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学习词汇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与特殊疑问词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就高度关注自主情境的创设,本着尊重学生思维导图特殊性的原则,进行了实际词汇学习行为的优化设计。为了引导学生绘制出较为全面的词汇知识板块,教师设置了多层次的问题:特殊疑问词有哪些?有When,why,which,where,who,whose,how,what等,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分别使用对应的特殊疑问词进行询问,这样就实现了实际知识点的细分,进入了二级主题中,也就是说上述的疑问词是一级词汇,进入二级词汇就涉及实际的问法,在这样的问题设置中,学生慢慢全面理解了实际特殊疑问词。在设计实际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实际思维导图的绘制作为学生的任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基于上述的层差距,以此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将教学起点和教学终点之间的差距作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当然,每个学生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如何使起点存在差异的学生学有所得,是教师需面对的巨大挑战。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现有的语言水平进行需求分析,使学生明确在起点到终点的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条件和需要认真做的事情。
2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能力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需要学生掌握大量词汇,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这样在写作中才能有清晰的思路,做到语言连贯。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少发散性思维。在学生确定写作主题后,没有意识到框架的构造,导致写作思路混乱,甚至在写作中出现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正确写作,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混乱,做无用功的现象。首先,在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先确定写作主题,并列举所需要描绘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需要重点描写和概括描写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要展示什么样的观点等。将这些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可以让学生做到精准下笔、有目的写作。其次,还可以将思维导图用于写作的整体结构的构造上。如文章的开始、主体、结尾等。

每个部分怎么写,要写什么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逻辑混乱、表达不清或者废话过多而脱离主题等现象。
3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和优势,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一边获取信息,正确读出信息,同时还需要快速理解信息。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其捋顺思路,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而将思维导图与阅读教学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例如,在教学“Can?you?come?to?my?party?”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首先利用思维导图概括文章的思路和中心线路,帮助学生捋顺思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时候,再引导学生进行全文朗读,这样学生可以根据主要思路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实现高质量的学习。
4思维导图在时态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时态的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属于难点,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态时表现出极低的配合度,导致整体的教学效率不高,即使教师讲过很多遍,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掌握这一内容,觉得难。鉴于此,教师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提高时态学习的效率,转变消极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在完成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的教学后,要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两种时态进行整理和对比,不得将两者混淆。导图的结构要明确主题是英语时态中的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然后将两类时态的要素画出来,如现在进行时的动词形式是动词后面加ing,其常用的时间状语有:now、this?week、right?now、look、listen、smell,同时在后面加上例句:“They?are?playing?basketball?now.Listen,She?is?singing?an?English?song.”而过去进行时的动词形式是was/were+V-ing,常用的时间状语有:last?night、last?Saturday、yesterday或与when、while、as所引导的过去时间状语连用,例句:“We?were?watching?TV?from?seven?to?nine?last?night.When?I?saw?him?he?was?reading.”通过构图比较,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不同时态的用法。同样,在学习其他时态过程中也可采用该方法,当把所有时态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当花时间来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所有英语时态罗列出来,将相关要素画出,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通过思维导图教学,可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时态并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构建开放式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捋顺思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同时促进现代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席丽娜.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78,77.
        [2]李泽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及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6,148.
        [3]吴珊.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英语广场,2017(8):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