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明校
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 绍兴 312035
摘要:小学科学是与自然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为小学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体会生活中具有科学探究意义的事件,让学生产生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追寻真理的精神。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合理地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科学,寻找科学能够解释的建大原理以及现象。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引 言
生活中具有很多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大部分都能够运用小学科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因此科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包含科学,正因此,科学学科的教学可以生动的融入小学学生的生活,将具有趣味性的事件引入课堂,通过对身边事物的举例等,让学生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小实验,这些实验并不一定是课本中的内容,但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喜爱科学这一学科,喜爱探索科学;还可以让学生贴近自然,在自然中学习了解科学中的知识的运用,以构建学生喜爱的科学课堂,让学生探索科学知识。
1 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课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不单单在于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小学生,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小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教学中,那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更加的有利。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管是智力还是心理发展水平都还处于早期阶段,其对世界的认知通常都来源于五官的感受。小学科学课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将科学知识贯穿到小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这样更加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生活化科学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学习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2 小学科学课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1 精准选择生活实例,吸引学生的兴趣
笔者通过对自己多年的科学教学经验进行归集和整理以后发现,随着课本教材的不断改版、更新,小学科学教材当中和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多的。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科学绝不仅仅是为了学而学,而是更加关注“学以致用”,更加关注学生们科学综合素养的提升。于是乎,也就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精准选择和课本教材相关的实际生活案例,做到方向“不跑偏”,要精准选择和学生们的实际接受能力相关的实际生活教学案例,做到难度“有把控”。可以说,在小学科学课堂当中进行生活实例的渗透,教师对于内容的精准选择、科学设计、合理安排是首要的前提和支撑。失去了这样一个前提,那么小学科学的生活实例教学必然会是失败的。实际上,在小学科学课堂当中运用一些生活实例,也是为了实现学生们科学思维的延伸服务的。
为此,要想让生活实例的选择更加精准、更加科学,就需要教师通过多个渠道去收集资源、整理资源,让这些生活实例能够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2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生活化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以仅局限于现有的课堂内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好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要积极、主动地深入挖掘生活汇总的教学资源,以此将教学资源生活化。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物体、游戏、情境等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体会,同时还可以拉近小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使小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讲《导体与绝缘体》一课前,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为小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小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生活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展示一把钳子,随后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钳子的手把上都包有橡胶吗?这时一些小学生会回答是为了防滑。虽然与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无关,但是任课教师也应该积极地表示肯定和认可,并鼓励小学生再次展开思考。在小学生表述完自己的想法后,任课教师便可以引入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3巧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当今社会,网络媒体充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2020年年初,网络授课一度成为学生上课的首选。而如今,网上的很多电视教学类节目也丰富多彩。借助先进的智能电子设备,收听收看科教类历史纪录片等节目,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观看的关于讲述自然或者是自然生态的一些纪录片给学生播放,这类节目往往是央视或者省级卫视电视台制作的,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多听多看。通过一些视觉冲击,可以加深学生对所看影片的印象,以此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以及科学的形态。比如,在学习《不平静的地球》这一章中的《火山》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关于介绍地表构造以及板块运动变化的一些纪录片,例如火山喷发以及板块位移等知识的一些情景片段播放给学生看。教学《地球内部构造》这节课的时候,是最适宜用影像资料带给学生视觉冲击的,这样的话比单纯地在课本上理论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起到带头作用,积极鼓励推荐学生多收看这些优质的网络视频教学资源,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收看,边看边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结语
并且要与时俱进,多采用一些网络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创新。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事半功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然科学知识,从小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庄秀娥.对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20(07)
[2]蒋易静.浅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9(05)
[3]吴继敏.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