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依托教材,捕捉细节——试论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教学指导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黄汝桃
[导读]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黄汝桃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清城中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1500
        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过现今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存有空洞、不实际以及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他们记叙文写作能力,老师就需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从生活入手,去发现细节,然后再结合自身的情感来写出好的记叙文。下面先从细节描写的定义及特征入手,然后再阐述初中记叙文谢姐描写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为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则需要进行真实的细节描写。”初中生在写作记述文章时,往往需要从一件事入手,对其进行描述,不过在这一描述过程中是脱离不开细节描写的,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写作的记叙文脱颖而出。我们可以将一篇优秀的记叙文章比作一棵大树,细节描写就是它的输送营养的脉络所在,只有脉络持续输送营养物质,大树才有活力,才能够焕发出生机,但若缺乏这一脉络,那么大树就会显得死气沉沉,不久就会枯败,缺乏细节描写的记叙文与它类似。赵树理说过:“细节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给人创造真实感,而作文的细节描写越深入,则更容易传达出真实的情感,从而加深读者的印象。”基于此,初中老师就需要在教导学生写记述文时,学会从细节方面入手,对他们细致观察生活事物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得他们记述文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一、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主要指的是在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将人物的一举一动或事物的方方面面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简单的说,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需要将人物的行为、外貌以及心理特征方面细致的刻画出来,有时还会搭配上对应的环境描写。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才能造就作品价值。”通过在记叙文写作中融入细节描写,能够显得自己的记叙文更加的生动、形象、具体,能够为作文增添活力,让人读起来觉得充满了真实感[1]。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特征。
        (一)主体性
        作文写作可以说它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而学生是开展这一创造性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记叙文细节描写过程中需要学生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或经历,以及对周边事物的细致观察来完成记叙文写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记叙文写作。若学生写出的记叙文是脱离了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那么它就成为了空谈,没有活力、生命,进而就无法称其为记叙文。
        (二)开放性
        每一位学生在写记述文时,都会依据自己的经历、经验及观察来进行写作,而每一位学生间都存有个体差异性,因此,每一位学生在写作记述文时都会有不同的角度、想法以及见解,这时老师需要尊重学生们的这些特性,并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创作,写出属于自身特点的记叙文。
        (三)实践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在对学生们记叙文细节描写进行教学指导时,不能将自己的经验、想法及技巧强行灌输给学生们,而是要注重引导与启发性,让学生们能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够自行深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进行探索、发现。当学生们真正做到实践这一过程时,才能够得到体会、感悟,进而写出具备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二、初中记述文细节描写的教学指导
        (一)借助教材文本探索细节描写的魅力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本都具备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而且在语言上都极为精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启发和引导。在语文教材文本中是不缺乏细节描写的,因此,老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包含着的细节描写,带领学生们去分析、探索,让他们细致的去揣摩细节描写,领会作者这样写作的深意与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当学生们能够体会、感受后,必然就会使得他们的记叙文细节描写更富深意、生动,最终成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章[2]。
        比如: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记叙性散文中,有着这样的一段描写:“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这段话开头就写到了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直接将母亲的品质总结了出来,然后再通过后续的种田、种菜衱挑水挑粪这些来强化这一句话,对这句话进行了拓展,让读者一看到这句话脑子里就自动生成了一个勤勤恳恳,为家庭付出的母亲形象。这都是细节描写展现出来的魅力。然而在初中语文教材文本中这样的例子还有着许多。老师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对这些细节描写进行探索、研究,去领会其中存有的魅力和深意,让学生们明白到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是需要细节描写来进行点睛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指导能够让学生们在自己写作记叙文时有意识的去进行细节描写,进而传达出自身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好的作文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立足于生活进行作文写作,才能够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因此,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以此来做好写记叙文的前期准备。学生自身也要有意识的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周边的事物和人们,从而促使自己能够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日常接触的人或事物,不断的积累生活素材[3]。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随身携带一支笔和一个小的笔记本,然后将生活中自己所见并有所触动的事物记录下来。像是一束阳光普照大地;街头上的人们行色匆匆,都在奔赴到自己此行的终点;当阳光照耀到树上、花朵上以及其他事物上时自己的感受等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再对其进行一些艺术加工,就能够在记叙文写作中将其融入进去,进而将自己的感情带入进去,为自己写作完成的记叙文添加上色彩。
        (三)对学生进行强化细节训练
        每位学生间存有个体差异性,这使得他们间的写作水平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者自身本就拥有较为敏感的观察力与洞察力时,他们就会主动的去观察生活,然后记录下其中的细节部分,接着在进行写作时将其运用到作文中,或是细致刻画人物,或是提升文意,或是为文章增添色彩等等,这样必然就会使得作文变得优秀。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在这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对于生活也没有一定的敏感度,为了能够提升这部分学生记述文的写作能力,老师就可以对其进行片段训练,让学生将作文课中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细节刻画中,以此来提升自己。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写作,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学生们的生活展开的,需要学生们在写作中表现出自身的真情实感,因此,老师可以围绕这一部分对学生开展教学训练,像是以“面对挫折时的情境”、“成长中的烦恼”等为主题来对学生们进行片段训练,进而强化细节描写。
        三、结束语
        总之,在对初中生进行记叙文细节描写指导时,老师需要让学生们做到“观察生活,依托教材,捕捉细节”,通过让学生们做到这三点,再配以片段训练,必然能够逐步提升学生们在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中,进而写出优秀的记叙文章。
        参考文献:
        [1]王代福. 捕捉细节发掘美点——例谈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J]. 课外语文, 2019, (20):36-40.
        [2]苏明灿. 观察生活依托教材捕捉细节--试论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教学指导[J]. 文理导航, 2019(28):10-11.
        [3]袁益锋. 捕捉文本细节描写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J].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19, (5):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