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上华
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城东中学 524500
摘要:教育理念的革新,带动了授课方式的转变,为此探寻有效的教学手段,亦是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学习该科目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数学化思想便是实现这一培育目标的有效方法。鉴于此,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对数学化思想的运用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化思想;初中数学;应用
引言
所谓的数学化思想,便是一种新时期教育下产生的新型思维授课模式,其对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及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由此,将该思想融入到初中阶段课堂中的具体开展方式,就成了老师们需要探究的课题。初中生的学习思维及习惯,此时已形成了一定的固定式,要想进一步推进他们的学习能力,必然需要有效的授课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动力,冲破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帮助他们提升。为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数学化思想,提升教学质量,继而促进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带动其思维创新。
一、数学化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意义
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拓思维的教育效能,基于新课标的推行下,随之也促使更多的新型授课理念脱颖而出,且被广泛运用,尤其是数学化思想。将此思想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之上,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丰富的授课形式,引领他们深入化地学习,从而促进其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能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及创新力,可以说,对该教学具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此外,在该思想引导下的教学,还能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融合的能力,继而有利于促进其全面性的发展,可见,借助数学化思想,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水平,还能为学生的日后发展铺垫良好的基础。总之,该新型授课思维,对于初中数学的发展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及其成长都有着关键性的实际意义。
二、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通常情况下,伴随课程内容难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也跟随下滑,且逐渐出现诸多影响学习的问题,其主要原因皆是教学方式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依然可见一味灌输的授课模式,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很容易消磨他们的学习兴致,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况。因此,在运用数学化思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探寻多样化的授课形式,设计适合初中生的学习方案,重新点燃学生们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教材中《有理数的乘法》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采取问题情境授课方法,带领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如提出:“在实验室中,用冷却的方法可将某种生物标本的温度稳定地下降,每1分钟下降2℃,假设现在生物标本的温度是0℃,问3分钟后它的温度是多少?”通过生活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够调动他们的热情,而沉浸于该课题的探索中。以此紧抓学生们的求知欲,再导出“有理数的乘法”知识,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该模式,不仅扭转了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育,充裕了授课形式,还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致,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力开拓其创新思维,继而提高了他们对授课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采用层次教学,培育学生数学化思想
在开展数学化思想的授课中,老师还要注意对方法的合理选用,切勿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校方资源实施合适的教授方案,落实因材施教的授课理念。教师可以借助层次化教学,展开对各层次基础水平的学生运用针对性的教授方式,以此确保每一位同学皆能在课堂上获取到知识。
例如,在开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来帮助他们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使其梳理明白每个知识点间存在的关联性,从而强化他们的掌握效果。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锻炼其逻辑思维,使其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相关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探索。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判定方式:SSS、SAS、ASA、AAS、HL(只限于直角三角形);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究过程,以及判定方法的运用;对于接受能力教强的学生则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特殊情况下平移、旋转、对折构成的全等三角形等)。通过该教学方式,能够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收获到学习的满足感,使其都有学习的方向,且磨练他们的延展性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创新思维的养成。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引领青少年进入更高层次学识的转折点,其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且增强了学习的困难度,而运用数学化思想,能够推动他们创新思维及探究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学习成效。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授课形式,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课题选用合适的手段,致力于创设高效课堂,以此带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数学思维,使其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何叶平. 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3):P.54-54.
[2]梁庆旭. 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研究[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 000(011):43.
[3]杨孝舟. 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策略初探[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9,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