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邓艳英
[导读]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邓艳英
        广东省博罗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  广东惠州  516100
        摘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课堂是教育影响最集中、最深刻的地方。小学教育的养成性特点和教育对象发展的不确定性,需要小学教师具备积极、稳定的课堂情绪状态。本人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对本县五个乡镇的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探索出了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现状;对策
        一、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的现状。
        通过问卷星的在线调查与现场访谈,课题组对分别位于本县博东、博西和博中片区五个镇的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第一,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水平整体状况较好;第二,教师面对不同的对象其情绪管理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对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个体课堂情绪的管理能力要高于教师对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农村小学教师在自我情绪调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当教师出现消极情绪时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这些都直接说明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我消极情绪管理能力偏低,具体表面为四个方面:1.在某些上课情境下(如领导听课),有接近半数的教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2.面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有部分教师不能很快使自己的愤怒情绪得以平静;3.有大部分教师当心情不好时,讲课时会没有激情;4.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不知如何正确处理,从而导致教师本人消极情绪蔓延,在工作中找不到幸福感,得过且过。
        二、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现状的影响因素。
        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实验学校教师认为影响课堂情绪管理的因素很多,其中有61.52%的教师认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有很大影响(包括影响非常大和影响比较大),排在第一位。除此之外,教师的经验(57.72%),教师的教育观念(52.48%),学生的特点和状态等(52.19%),教师与学生的关系(49.86%),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47.81%),工作压力(47.81%),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信心(47.52%),教师习惯所采用的情绪凋节策略(44.61%),教师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42.28%)这几项也得到较多认同。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访谈记录,课题组认为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现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忽略了情绪管理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发现“教师习惯所采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和“教师对情绪与教学关系的认识”分别排在了第九位和第十二位。在访谈中也发现,教师没有认识到情绪这一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情绪的管理。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师更加注重自我教学技能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没有认识到情绪智力对于自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对自我情绪的管理。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极易遭受消极、负面情绪的袭击而影响教学效果。
2.薄弱的情绪管理知识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情绪投入,不仅包括学生的情绪,还包括教师自我情绪。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具备课堂情绪管理的能力。通过与一些教师的访谈发现,部分教师对情绪与教学关系的认识只停留教师本人以及学生情绪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礼仪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展现出一种饱满的、积极向上的愉悦情绪,用微笑来面对学生、感染学生,而没有谈到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策略来消除教师的不良情绪并保持教师的良好情绪,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在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薄弱,一方面导致教师在处理自我课堂消极情绪时能力偏低,教师不能采用正确的方式对自我课堂消极情绪的产生进行归因,不能够快速调节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导致教师在面对学生课堂情绪问题时,缺乏有效地情绪管理策略。这不仅影响到班级氛围,而且影响到教师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由此可知,课堂情绪管理知识是现代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知识,是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急需学习的知识。
        3.学校情绪管理培训的缺失制约教师对情绪的调控
        在教师访谈中,大多数教师一致认为,在以往的教师培训中,主要是关于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而有关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内容在培训中几乎涉及不到。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遇到情绪问题时很容易陷入被动、消极、烦躁等状态。长期以来,严重影响教师自身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学校缺乏对教师在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
        三、农村小学教师自我情绪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在课堂中,积极、稳定的情绪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养。通过研究实践,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农村小学教师自我情绪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1.转变传统观念,加强课堂情绪管理意识
        教师课堂情绪管理能力不高的原因源于在教师传统的观念中缺乏对课堂情绪调控的意识。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对情绪管理的认识,在思想上认识到积极情绪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在课堂中有必要对学生和自我的情绪进行调控,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情绪、降低或消除教师和学生消极情绪是构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其次,教师要将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结合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2.拓展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情绪管理理论。教师要正确认识情绪ABC理论,转换信念,保持积极心态 。由埃利斯 ABC 情绪管理理论可知,情绪来源于思维,情绪困扰来源于不合理的思维,只有理性思维和行动才能使个体快乐。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的情绪。面对消极情绪,教师首先应该对具体情境作出理性的评价,及时调整对诱发事件的认知和看法,尽量减少或降低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情绪,用积极的情绪状态面对教学。
        3.及时觉察情绪,接纳情绪。人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课题组提出了教师掌握科学的情绪觉察的方法。第一,记录法。记录法就是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然后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教师将自我感性认识进行理性的归纳和综合的一个过程;第二,交谈法。交谈法就是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我。教师可以通过与家人、同事、朋友等进行诚恳交谈,借助别人的眼光认识自己的情绪;第三,反思法。孔子用“吾日三省吾身”来说明作为一名教师反思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当遇到情绪问题时,教师要时常反问自己产生消极情绪的根源以及消极情绪所带来的负效并提出解决方案等。
        4.教师要讲究处理课堂突发事故的策略。教师消极情绪的根源主要源于学生对教师的不理解,师生之间彼此缺乏尊重与关爱。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生之间还扮演着朋友的角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思想中,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权威性教育理念,用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与关爱,也会相应的理解教师、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无心之过时,教师可以采用暗示的方法予以提醒或制止,这样不仅没打断整个教学过程,而且也没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又照顾到这位同学的面子,对他本人也起到了教育作用。
        5.学会宽容;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而可能产生不良情绪时,作为成人的教师完全没必要发火,主观上要有“学生是孩子”的心理暗示,从而以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的犯错。方法上可以采取冷处理,配合班主任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一起搞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
        6.懂得区隔情绪。懂得区隔是不将情绪带着走的一种技巧,就是懂得将生活事件做区隔,不让小挫折扩大成大灾难。懂得将事情附带的情绪区隔开来,而非扩大宣染成生命的全部。教师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带给学生良好情绪体验。比如,在走进教室之前,教师可以反省自己的情绪状态,暂时抛下不良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用平和的心理,妥当处理突发事件;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理解、宽容学生,以其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7.纾解情绪,懂得放下。情绪的管理就像大禹治水,根本的方法不是堵,而是疏。围堵洪水只能导致更大的洪水泛滥,压抑情绪也只能导致更强烈的情绪爆发,甚至导致心身疾病或精神障碍。纾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找三五好友诉苦一番、另些人会逛街、听音乐、散步或逼自己做别的事情以免老想起不愉快。比较糟糕的方式是喝酒、飙车,甚至自杀。将不愉快情绪表达出来,就是宣泄。宣泄必须合理,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
        8.张弛有度,身心放松。教师要有游戏、娱乐的技能。“会玩的教师,心灵才会丰富”“生活喜悦,才会关怀学生”,一方面,游戏是小学阶段儿童的重要活动,教师成为孩子王,与学生共同游戏,有利于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压抑、痛苦、不满情绪,可以在游戏中得到释放、净化,或者得到补偿。教师可以在节假日选择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调整自己的身心,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9.注意劳逸结合。教师工作8小时的内外界线常常是不分明的,很多工作要回家去做,如备课、批改作业、家访等,因此如何把工作与休息处理好、休闲与发展结合起来,有张有弛,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良好和稳定的情绪来自健康和规律的生活方式。
        课题组通过座谈、访谈、跟踪指导、培训辅导,帮助实验学校教师重新认识了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的意义,改变了实验学校领导、教师对课堂情绪管理的态度,使他们重视教师课堂情绪管理策略的应用及能力的提升。在课题组指导下,实验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购置了一批教师情绪管理方面的书籍;积极筹建教师情绪宣泄室;聘请情绪管理方面的专家,在校内定期开展相关讲座、报告,增加教师对情绪管理的认识和了解,提升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实验学校教师更好掌握教师课堂情绪管理对策,提升课堂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加有效调节其消极情绪,降低或消除消极情绪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促使教师以愉快的情绪进行课堂教学,从而形成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注:本课题已于2019年12月结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栗早霞,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05
        2.鹿丽丽,小学教师课堂情绪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06
        3.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 社会科学Ⅱ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2011.06
        4.邱莉,教师课堂情绪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社会科学Ⅱ辑·初等教育2014.01

邓艳英 1973-10 女 汉族 湖南祁东 本科 讲师 广东省博罗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 516100 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