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不同课型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赵志军
[导读] 高效教学是每个教师关注的重点,

        赵志军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高级中学 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
        摘要:高效教学是每个教师关注的重点,要想提升教学的效果,就应该把握学科的特点,应用灵活、有效的手段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这里就以高中物理不同课型有效教学策略做研究,并提出策略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知识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策略
        引言:高中物理教学有其特殊性,正直高中最忙碌的阶段,此刻的教学既要保障时效性,也要保障质量,只有这样,才利于学生良好的发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坚固习题教学、实验教学,有目标、有策略的进行引导教育,注重总结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良好的构建高中高效物理课堂。
        1.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高中物理知识有一大特征,就是具有很多复杂抽象的概念,这些内容是非感性的,但存在着规律性,在学习时学生往往无法融汇贯通的记忆,影响学习质量,要如何把握基础知识的有效性,如下分析:
        1.1依据班级的类别进行合理的分层次教学
        高中已经达到了高中知识教学的尾声,随着高三的到来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因此要实现高中物理高效教学,应该把握分层教学特征。如,在重点班级,学生整体性能力都强于普通班级,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都更强,因此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这部分知识,重点是以感性的角度来理解概念与理论,并学着总结规律,并在课堂中试着分享个人的学习经验。借着这种氛围督促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在购物教学加以引导。而在体艺班级,它们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也需要学习艺术类知识,因此时间无法有效的利用。因此在班里中专门定制符合其要求的教材,重点把握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而对于普通的班级,教师则采取典型的情景创设加以引导教学,并设置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引入这一定义,如何得来这一规律?并让学生主动思考,用感性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获得学习效果。
        1.2以对比增强基础教学
        物理学习有其规律与特性,善于分析总结必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如物理教学中容易弄混淆的知识概念很多,特别是单位、公式、定义等,如何去理解记忆,就需要借助对比来实现高效记忆,找异同,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引导分析,从原理、应用角度层层分析,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进而提高最终的学习效果。
        1.3善于借助实验教学来总结知识
        物理的大部分知识内容是可以通过实验原理教学得到有效解释的,一般重点知识概念、理论都会有实验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做好实验动手操作,分析与观察现象,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实现高效教学。如学习《欧姆定律》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实验来总结这部分的原理与规律,如其中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如利用公式推导出别的电力公式等,都是知识灵活应用的体现。
        2.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性教学策略
        2.1注重巧设提问,激活学生情趣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对实验的兴趣转化为探究知识与主体内容的动力,将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注重提问、注重观察,把握其中规律,这样才能推进教学。如在观察会动的铝箔天桥实验中,教师这样提出问题:天桥是被什么东西推动的?若电池正负极发生改变会怎样?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既有趣,也有意思,学生学习效果将获得提升。


        2.2强化观察,注重对实验难点的理解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观察是实现实验高效教学的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实验,并总结规律,这样才能获得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在“测定光波波长"实验中,既要让学生观察光元件前后变化,也要考虑单缝、双缝在其中存在的关系,细致观察需要总结,并对原理进行推敲总结,结合教师的引导,才能实现能力的提升。
        2.3在实验教学中积极进入探究性实验内容,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与目的性
        结合现有的实验条件,教师应该综合性考虑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对原本的实验进行优化、改进。如在教学中将原本的演示的实验教学内容改为分组实验内容,并且一些特殊,容易操作的实验器具可以与教师一起展开自制,通过小组性实验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并更好的操作思考,能够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策略
        3.1善于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次性教学
        每个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都是比较明显的,以同样的要求来规定学生完成的量显然并不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层次进行层教育,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学生发展要求,灵活施教,加快学生的发展。
        如设置abc由简单到容易三种类型的题,所有学生需要完成a部分基础题型,让有能力,成绩优秀的学生必须完成b部分有难度的题型,而c部分的题可以让成绩拔尖,或者有意愿想尝试的同学进行尝试,这样有层次性进行教学指导,有目的性的规划习题内容更容易受学生接受,同样参与性也更高。
        3.2让学生自己主动来讲题
        一直以来讲题任务都是教师来完成的,但是这样很难挖掘学生存在的困难,不利于师生集思广益的分析问题,化解所有学生的困难。因此在目前的习题练习中教师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持的习题解计划,每次习题课上按照要求抽取一位同学进行讲题,讲题的学生可以事先做好准备,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教师除了让学生分析题型的解题步骤,也需要学生掌握题型所涉及的知识难免会有疑问的学生提问,因此台上的讲题学生应该做足充分的准备。这样的教学教师可以发现每个学生学习的不足,也可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实现整体能力的提升。
        3.3积极展开学案导学
        对于习题教学,是检验学生能力、学识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关注,可以在其中灵活的进入学案的设计,根据问题进行巧妙的设计,并把握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展开预习、上课、复习三个环节的循环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把握效果,也能培养学生习惯,更重要的是利于推动学生思考,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是有效教学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评价者,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注重对学习方式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有充分了解,对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尽可能的想到,才能使有效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如楠.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许丹馨.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20.
        [3]雷小强.高中物理学习中关于学困生思维特点的成因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3):65.
        [4]潘晓红.《高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错误原因分析》调研报告[J].华夏教师,2020(08):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