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张军
[导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是小学阶段中较为重要的学科内容,

        张军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 山东 齐河251100
        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数学是小学阶段中较为重要的学科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全面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
        前言:对于思维能力而言,它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是按照对自身的经验、知识积累,从而对一些客观以及抽象的事物进行分析和总结。而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那么老师就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而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加强数学思维水平。
        一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科书内容在编排这一方面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放眼观察现阶段的教材内容而言,相关的人员在对教材进行编写的时候,完全没有将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综合的考虑。使得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没有办法跟上教学的教学思路,学习数学知识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学习任务难以完成。再加上数学教材里面大部分都是文字表示,学生对于文字的学习会觉得非常的枯燥,乏味,这也在无形之中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难度,使其学习的自觉性以及自主性都大大降低。
        第二,由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原因,对于学生的思维跳跃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从现在的教学情况来看,青岛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在知识结构上面还有一些不足,这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数学教科书里面的知识都有着非常强的跳跃性,其概括性和抽象性也是非常普遍,贯穿整个教材文本。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量过于大,但是毕竟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想要对这一些知识进行完全的掌握是根本不可能完后的一件事情,就更不要说什么提升思维能力了。
        第三,老师对应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说,部分老师,他们对于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没有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运用到教学的工作过程中,他们只是给学生简单灌输理论知识,还经常会给学生布置一大堆练习题,他们都一致认为,只要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然就会形成数学思维了。其实不然,这样的思想简直就是大错特错,不但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成倍增加,还是得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发展,使得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没有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二小学中高年级的思维特点分析
        首先,老师应分析当前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当前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各年级的编写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教科书基础。例如,在青岛教育出版的四年级小学生数学教科书中,不仅存在图形知识,基本乘法,除法,加法和减法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这为学生多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基础。
        其次,小学阶段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辩证思维逐渐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经验逐渐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渐增加。在低年级中,学生主要是从主观层面上思考问题,缺乏逻辑和自我意识。但是,随着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具备独立思考的初始能力,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第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并不丰富,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尽管高年级学生可以积极地探索他们的思维,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不够完善。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是逻辑性的,并且密切相关,仅靠学生自己的学习,很难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三 有效加强学生思维特点方式
        (一)比较能力的培养
        关于比较的能力是找出两件事或几件事之间的异同,通过培养差异和比较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差异和相似之处。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异同,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一年级的图形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相关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老师可以首先给出图形的顶视图,以便学生可以从选项中选择与图形的顶视图相同的图形,这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老师也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合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必须要将自己的教学水准和教学的技能全部发挥出来,把教科书中的知识深入的进行一次研究,对其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并对小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根据小学生在此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对新旧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的特性,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样一来无疑会对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一个有效的培育作用。
        就好比,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全班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等等,然后对准备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教学的内容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注意的就是理论知识跟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这样做也是为了小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掌握的同时,自身的发散思维也能够得到强化。
        (三)完善教学结构
        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想要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培育,那老师就必须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去开展教学工作。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的让小学生理解知识并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科学的运用,使得最终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四)加强老师教学能力
        站在现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去看,老师的教学水平跟能力不足,这也是影响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因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就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和观念,不断的去进行学习,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深刻的掌握素质教学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老师还需要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引入进来,方便在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使得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层次性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巩固他们的基础,而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应当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够得到加强,进而让他们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松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20(11):31-32.
        [2]陈红玲.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5.
        [3]董艳玲.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J].科普童话,2019(14):34.
        [4]兰凤霞.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J].当代家庭教育,2019(08):129.
        [5]姜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刍探[J].成才之路,2018(18):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