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守祥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大山中学 安徽省 淮南市 232100
摘要:讲解、示范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的方法之一。教学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动作的表象,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动作结构、要领的了解。动作示范与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视觉、听觉上的直接感受和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过程定势。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示范和讲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正确使用讲解和示范对学生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讲解;示范;体育教学
一、形式要多样化详细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及动作要领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教师讲解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讲解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难点而且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在体育课中,讲解不但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要努力做到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由于体育课的时间、场所、任务所限,讲解不应长篇大论,要紧紧地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如跑的教学,在各项运动中都普遍采用,而各种跑的技术要求不完全一致,重点要抓好途中跑技术,而途中跑的教学重点又是后蹬技术。由于各类运动对跑的要求不同,技术上也有差别,短跑要以“速度”和“力量”为核心,耐久跑则以“速度”、“耐力”为关键。项目和距离不同,跑的技术也有差异。在篮球教学中,由于跑的距离短,起动快,经常急起急停,变向变速,所以篮球运动中的跑和田径运动中的跑在技术上也不太相同,后蹬技术也有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有所不同。
2.在讲解时可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做支撑跳跃时要求学生迅速有力的推离器械,学生往往推手很慢,教师可把器械比喻成一块烫手的铁板,手碰后应立即推离,从而建立快速有力的推手动作概念,提高练习效果。
3.讲解形式要多样化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讲解时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对于比较简单的动作,可直接讲解,对于复杂的技术动作应采用分段式讲解。讲解时不但要讲解正确的动作要领而且也要讲易犯的错误动作,同叫分析造成错误动作的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正确技术的概念。例如:在短跑教学中个别同学由于腿部力量不足造成“座着跑”,出现这种现象应采用找几个掌握动作较好与较差的学生进行练习示范,让学生来观察、分析、比较。经过分析、对比,学生对短跑的正确动作能得到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教师提出解决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动作的改进。形式多样化的讲解既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及评价能力。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讲解时应根据课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灵活机动,合理地进行安排,有的内容可以先讲后练,有些内容则可以先练后讲,同时还要注意选择讲解的地点和位置,使学生都能看得见、听得到。学生紧张练习时,教师只能做提示性的讲解,尽可能做到精讲多练。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还要加强个别讲解。
二、选择时机正确示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示范是教师把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地向学生展示一遍,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要领和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是最形象生动的,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
1.充分准备,明确问题
课前教师对课上所做的示范动作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应明确示范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怎样示范?采用哪几种示范方法等。课前教师应加强备课注意提高自身的示范能力,反复练习示范的动作,要尽量能够慢速地、分解地、做好示范动作,教师还可以课前对班级体育骨干进行提前培训让他们提前掌握动作技术,课上可请他们协助教师做示范,这样也能增强其他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
2.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确
教师示范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得到。因此,教师的示范不仅要规范,还要特别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要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性质以及课堂安全要求来选择最佳位置进行示范和带领学生练习。如在短跑的“起跑’’教学,就应让学生站在起跑线的两侧观察教师示范,这能使学生的视线始终随教师的示范动作移动。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如在武术教学中,教授基本动作时,采用横队队形,教师就应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形顶点位置进行示范,如果是复习套路,采用横队集体练习,教师就应站在队伍的的左前方带领学生练习。教师应尽量把示范动作的方向、路线与学生跟做的方向、路线相一致。教师根据不同课的内容尽可能采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动作。
3.动作示范中要突出重点的讲解
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好讲解示范的时机,新授课教师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初步了解动作过程。当学生的学习进入基本掌握动作阶段后,会出现难以提升动作的阶段,这个现象称它为“瓶颈”现象。一旦学生出现这个现象,就需要教师在重复示范动作的同时,加以更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动作。
4.动作示范与学生练习密切结合
运动性条件反射的建立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为了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除了正确运用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外,还要努力做到精讲多练,在做完讲解示范后,很快转入练习阶段,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教师讲解示范很好,但没有让学生做充分练习,也会降低无条件刺激物的作用,不利于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
结束语:在体育课上讲解和示范必须密切配合,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使学生直观感觉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雪平.谈体育课堂中讲解示范的五点要求[J].体育教学,2013,33(12):32.
[2]陈军. 如何应用讲解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