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贞
广西梧州岑溪市第二中学 543200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在经过停课不停学形式之后,对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在停课不停学形式之前,我们对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教育空间就已经生成了依赖之心,但是,我们对于其应用效能并没有进行积极地开发。而在停课不停学形式之后,我们因为教研工作坊的开展,因为“屏对屏”教育模式的开展,对于信息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背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为学生设计微课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改变学生已有的学习节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信息化教学;对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使用,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能够提升教学的创造新和高效性,在教学课程完成之后,也要适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工作,在提倡信息技术和高中历史教学有机融合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教学的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使用过度的情况,不断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高中生了解和熟悉高中历史知识
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影响下,历史教师的教学目的通常是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帮助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历史成绩。此外,大部分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课程时,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按照历史教材上面的内容死板地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高中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知识时,通常采用的也是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法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法,教师看似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高中生看似掌握和学会了历史知识,但高中生实际上并没有对历史知识完全掌握,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状态。通过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高中生可以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可以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和主要成果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初步学会如何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结合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历史事件的背景,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考察和分析;历史阅读能力和历史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和提高,还可以初步学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献资料、图片或历史影像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历史信息和历史呈现形式;初步形成对历史资料和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资料的陈述和表达,高中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有助于高中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连绵不绝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有着经过岁月沉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相关知识,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性,有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高中历史学科相比其他学科它的局限性较大,高中历史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它讲述的是客观事实和客观依据,它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让学生随便的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还有高中历史课本中的一些史料实证,学生们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取证,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有些高中历史老师“固步自封”,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都停留在应试教育时期,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辅导作用,但是有些老师还是坚持课堂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围住老师转,还有些高中历史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老师在上面“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听老师讲,这种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感到历史课堂越来越枯燥,让学生对历史课堂越来越不感兴趣,更有甚者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越来越低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高中历史教学质量越来越低,这难道不是与教学的初衷相违背吗?但是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历史过程中就会很好的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多媒体等应用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可以从多方面获取知识,改变了以往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还可以通过直观的形象演示,可以让抽象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通过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信息化教学有这么多优点,如何才能更好的将高中历史课堂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呢?
三、对策
(一)多样化的史地联系教学,形成有效整体空间概念
历史知识和地理信息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展现历史信息。例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出动态的地图,将历史资料和地理信息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们建立一定的整体空间概念。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出“驼峰航线动态图”,并让学生们讲述这一内容:驼峰的整体航线是从印度的阿萨姆邦开始,跨越了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萨尔温江、怒江直接进入我国的云南和四川两个省。这一行业跨越的地势十分复杂,有高山和峡谷相互错落,且部分山峰的高度可能超过七千米。当时的运输机的可达范围在七千米以下,只能穿梭于高山之中曲折前行。新闻记者在运输机中感叹这绵延不绝的山脉,并将其称之为“驼峰”,并将这危机重重的空中航线称之为“驼峰航线”。另外还可以讲述“日军侵略中画的行进图”、中国在侵略过程中沦陷的城市图等内容,从地理空间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因此,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才能了解地图展示出的各种信息,才能了解当时日军侵华的进攻意图。通过历史资料和地理信息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可以详细的了解到从甲午战争开始,到日军宣布投降时这段时间的侵略状况,以及中日两国在对抗过程中的战略手段,能够高效地完成历史内容的教学工作。
(二)将微课应用于课堂复习环节
复习环节是对教学内容的回顾和总结的重要环节。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复习是提升学生记忆力,巩固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手段。但高中历史内容众多,让学生独自复习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并将知识重现,就会提升复习效果。而微课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复习的预期,提升复习效率。例如,在复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时,通过微课将祖国统一的背景及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复习的方向和重点。如此,学生在复习时不再感到茫然。另外,为了防止学生遗忘本节课的复习重点,还将微课内容分享到班级的QQ群里,便于学生随时下载复习。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还提升了学生复习的针对性,让复习课更加高效,为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落实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在停课不停学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新技术整合教师的智慧,为学生构建出一个优化的学习平台,还可以真正的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梦琳.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开放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张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9.
[3]杨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微课设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4]叶奕平.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蒋莉萍.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三专题复习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