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峰
闽侯县洋里中学 福建省福州市 350105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也有了进展。英语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科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由于英语语言应用的广泛性,加上英语学科是考试科目之一,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学生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从学生的英语口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习、英语学习方法等方面,丰富和创新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分析见解;交际互动课堂
受传统学科教学“知识授受”惯性的影响,日常教学中存在为考而教的狭隘教学思想和片面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现象,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教材内容、机械化地学习课本知识,大量地刷各种类型的试题,而不懂得适时应用知识,严重限制了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发展。为改善此现象,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目标,必须不断创新和变革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初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完整,部分教师的英语教学策略存在很多问题;另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不可缺少的载体,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比较模糊。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新时代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能力、品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和应用能力,以此实现发展英语核心素养的终极目的。因此,笔者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的全新教育目标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呈现出的问题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个人见解。
一、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虽然教师也加大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创新了教学方法,但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学观念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将英语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掌握单词、短语、时态、语法等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英语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师生之间未建立起英语语言互动的良好关系,这种只关注学生英语成绩而忽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以及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学生学习英语只是机械性地记忆单词、短语、句式等,导致学生关于英语学习的印象仍滞留在“知识本位”中。部分学生受到汉语语言习惯的影响,学习英语十分困难,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具体而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如下不合理现状:
(一)过分重视英语成绩
初中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存在英语教学上的误区,也就是将英语成绩作为学生英语水平的评判标准,重点都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培养。目前,虽然在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也开始将学生各种能力作为考核内容,但最终依旧以成绩的方式来评判学生,在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下,英语成绩被人们过分重视,忽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以及应用,普遍存在会写单词,会造句子,但英语口语差的情况。
(二)学习和应用脱节
学生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词汇,更好地利用英语进行互动交流。实际英语教学中,学习和应用出现脱节的情况,学生背诵词汇、短语、句子,但是不会灵活应用,不敢或者不会使用英语开展沟通互动。学生只知道机械性地学习英语知识,但是没有将英语语言有效地应用起来,语言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交际互动之思考
(一)交互式教学设备——挖掘语言知识深度之工具
学生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通常情况下,课文中的生词在教材后面的单词表中都有注释。
但是,这些注释大多言简意赅,基本都是该单词在课文中的一层意思。
事实上,在英语单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多如牛毛。不仅如此,有相当一部分单词还有多重词性,这一切在教材单词表中都没有注明。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利用交互式教学设备就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一词多义、或一词多性的窗口。
比如:在教学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7 Topic1 Section A “We’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 这部分内容时,我就不时地运用了“希沃白板”软件中的“英汉词典”功能。比如“task, poster, touch, success, imagine, soup, blind”等这些单词,教师在电子课本页面中直接点击“学科工具”就可以找到“英汉词典”功能,之后某个生单词的音标、多重释义、多种词性、各种例句等就会应有尽有。此外,在单词音标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喇叭”,点击这个“小喇叭”,学生就可以听到这个生单词的示范朗读。多重释义也好,多种词性也罢,各种例句亦然,都有助于逐渐让学生的语言基础由弱到强、由薄到厚,都有助于让学生的语用能力从生疏到熟练,从生硬到贴切。当然,“英汉字典”只是教师利用交互式教学设备,引领学生挖掘语言知识深度的途径之一。教师还可以利用交互式教学设备中的“板中板”功能以及“口语测评”功能等,引领学生挖掘语言知识的深度。
(二)课堂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开展互动活动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呆板的教学方式,采用丰富、灵活的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直观想象的空间。尽管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学习能力,但他们仍渴望看到生动活泼的教学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乐意接受与多媒体工具有关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工具的使用能够提升教学的视觉、听觉效果,使交互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大量研究表明,与死记硬背的学习相比,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能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使得知识能够保持得较为长久。
(三)课堂话语权转移
教学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实现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量较多,学生作为被动的学习主体,仅是服从教师的指令,自由表达的时间极其有限,师生间、生生间的交互活动少之又少。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有利于语言习得。如课堂教学可以设计成这样:热身阶段采取值日报告或讲故事等,导入阶段听英语歌曲或有关课堂内容的短视频等,教学阶段呈现图片话题讨论、预设问题浏览回答或听后回答等,成果呈现阶段角色扮演或复述课文等不断增加学生在课堂中交际互动的时间。因此,通过交际互动式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话语量,给予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对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三、总结和启示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促使英语教学由单纯语言教学向推动全人发展与跨文化交流的学科转变,同时兼顾外语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换言之,即要将学生的发展视作核心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虽有一定挑战,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指导与自身努力学会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进行引导,重视学生习得的过程,把握好学习机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必备能力的形成。当然,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落地的根本和关键,还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若想有效指导学生,则要求教师具有长远的目光与专业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小富.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8(12):28-29.
[2]戴秀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6):136-137.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和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