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亮
山东省博兴县第五小学,山东 博兴 2565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正常地参与到教学中,首先,在预习阶段学生要自行学习,然后坐到对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心中有数。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做到自主的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解决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学生要对于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在课堂学习完成之后,通过练习来检验自身掌握知识的情况。最后,通过学生对于所有知识内容的整体认知,就能够有效的使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形成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
关键词:合作探究;开放性教学;主体参与;小学数学
前言:
开放性教学模式是针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的一种创新,在当前我国的教育行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课堂教学工作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在整体教学的开展过程之中,学生需要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而开放性教学则刚好符合了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因为开放性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多加参与,并且锻炼学生的多项思维,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自身去总结与巩固学习的知识,并且能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使用的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因此有许多数学知识内容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当前教师在教学之中运用的方式存在问题,没有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因此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因此在当前整体新课程背景下,通过开放型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更加具有主体参与的意识,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有关专家提出了当前我国教育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开展没有讲究,差异化教学,缺乏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公平,在发展教育行业的时候,要加强对于因材施教的重视度,培养出各式各样的人才。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之中,教师还存在着一些教学的误区问题。比如在一些公开课程之中,数学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把数学课按照语文课的方式来看,虽然说在课堂之中气氛活跃,并且师生之间也有交流,但是最终的教学效果却十分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却没有对于自身的创新教育观念进行运用,因此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升,不注重课堂质量,而是加强学生对于习题练习的强度,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种方式也是错误的,会导致学生并不理解自身学习的知识内容,并且也不利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
二、开放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的运用
(一)开放性教学的定义
在小学数学的新课标要求之中明确的规定了,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开展,需要站在知识技能培养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素质,去思考能力等几个方面,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之中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技能。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对于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之中存在的其他学习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提升,体会到数学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到数学学习对于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放性教学是通过以传统教材为根本和教师为中心的现状所开展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开放性教学之中,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合在一起,把教学建立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自主发展。
开放性教学之中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较为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之中的独特性。而教育的真正含义在于发现人们的价值以及潜力,而这也是开放性教学的目标就是在此,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需求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形成多向立体思维,不断的通过自身的探究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这样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新力与创新思维的人。
(二)开放性教学,在课堂教学的渗透方式
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工作,需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问题的解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之中小学数学的知识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开放性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使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开展交流与合作。并且通过开放式教学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使学生掌握到更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针对于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向,而有时对于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凭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得到解决的。因此开放性学习的模式运用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交流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之中与他人合作。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开放性教学实施的对策分析
为了能够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灵活的教育模式运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展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本质,并且也能够符合开放式教学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传输一些学习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积极主动的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建议,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但是与此同时又能够聆听他人的建议,并且吸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工作,使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排列组织问题学习上,教师就可以设计习题:小张小红和小明参加数学比赛获奖了,分别是一等奖和二等奖以及三等奖,那么有几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然后让学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技巧,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就能够有效的打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传统印象,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单纯枯燥乏味的教材知识以及做题,而是会反映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由于我国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运用,正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因此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当前我国的开放性教学运用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还无法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随着新课标标准的实施,当前如何有效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运用开放性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是一个十分具有意义的话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之中,要通过开放性教学,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意识,并且能够不断的自主探究与思考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工作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并且对于学生的个性思维进行发展,而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对于学生创新力与实践力进行培养与提升的重要方法。只有学生首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加强对于开放性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自我发展过程之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陶素丹.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61.
[2]包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75.
[3]杨亚玲.解析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