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王梅梅
[导读] 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语言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

        王梅梅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清河办事处中心学校
        摘要: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语言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初中阶段展现出两极分化现象,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英语教研组的课堂教学发展。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采取相应的办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缩小全体学生初中英语的两极分化情况十分必要。为此,作者决定采取课例研究的方式,尝试对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基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分层教学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改革与创新,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订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大众化”教育。
一、合理分组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采取个别化的教学,也就是说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接受能力将情况相同的学习分为一组,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分组,通过科学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具体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阅读不仅需要以大量的词汇为基础,而且还必须掌握句型结构、语法含义以及一些特殊词语在英语文章中的含义,每个学生的词汇积累量不同,对语法的理解能力层次不一,如果老师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那么对于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如果老师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合理分组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那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着重要的帮助。例如,将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分为差、中、好三个等级,如果老师粗暴地按照中、差、好来分组,无疑是打击差等生,压制中等生,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合理分组,通过分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将阅读能力差的与部分优等生分为一组,将部分优等生与中等生分为一组,通过这样的分组,让优等生带动差等生,让优等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互助学习小组中,不仅可以巩固优等生分阅读水平,还能促进差等生向优等生学习,提升自己的成绩。让优等生与中等生分为一组,不仅可以激发中等生不断上进,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这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次,设置合理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不同的问题,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通过问题的设置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
        如在教学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单元时,学生进行对话训练。最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训练。各小组的优等生的竞争项目是角色对话表演,看谁表演的出彩,在语音语调及动作表情上都到位,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表扬鼓励,并计入相应的分数;各组的中层学生主要是进行句型的掌握与运用,通过汉译英语、写短句子等形式,检测其知识掌握情况,并且计入相应分数;对于各组的下层学生,则检测词汇的拼写及基本句型的运用,同样计入相应的分数。最后每组各类学生的分数总和,在各组排名第一的,教师授予其“英语学习先进小组”的流动锦旗。为了取得好的小组成绩,或者不让流动锦旗落入其他小组之后,小组成员采取互帮互学的方式,优生主动帮助中差生,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局面。
2.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2.1在具体作业布置中渗透国外文化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引领学生学习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是学生最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英语教师注重在作业布置中渗透国外文化,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合理地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英语文化与汉语语法的不同,并善于发现英语知识学习中所存在的乐趣。具体通过英语作业的布置,呈现出国外文化,组织学生集中交流作业内容,注重课后积累与分享,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国外文化。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更多的西方礼仪,在课堂中进行分享与展示,促使学生从潜意识中了解文化的多元化,具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最后,英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情景模拟作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分享西方文化与中方文化的差异,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安排学生课后欣赏西方文化相关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在感受西方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例如教 学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 自主创造故事情境、安排故事线与人物关系,设计对 话然后与朋友一起对话,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与团结 协作能力
        2.2用微课做好课堂阅读指导
        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门语言,其中最重要的难点在于缺乏英语语境,环境对于语言课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容易使学生对英语的日常学习和交流产生陌生感,无形之中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格外重视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言环境。如在课堂上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英语语境,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与之有关的图像、声音或视频等剪辑起来,在课堂播放,创设英语语境,促进学生阅读。例如在学习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小组成员首先进行自主学习与记忆,在单词检测环节,组内的上层学生可以负责检测中下层学生的单词记忆情况。中下层学生在词汇发音、语法存在困难,由于小组成员之间都彼此了解,中下层学生在进行小组探究时,也敢于提出问题,在优生的引导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2.3培养创新思维
        要实现品质思维,就要让学生能在具象中抽象、在分析中推理、在联想中创新,能得体表达感情和情绪。教师可设计与文章主题意义紧密联系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深化所学,于新情境中生成新意义,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3.布置扩展类家庭作业,有效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积累
        组织学生在课后积累阅读素材,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点,大部分教师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建议,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去,因此将其作为英语作业的布置的突破点也是对于初中英语作业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句子,如果在英语阅读中遇到高级句型则不懂其具体含义,因此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在具体的家庭作业布置中,其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英语知识的学习融入实际生活中,注重创设英语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看到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都会联想到英语句子,产生表达的欲望。因此英语教师则注重引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商标以及路标等英语标注的事物,无论是在听歌还是在看电影中,一旦看到高级的万能句子,注重进行积累,以一个星期为时间点进行积累,将自己的积累成果呈现在学生与教师面前,共同分享与交流,全方位丰富学生课外阅读积累。
        例如教学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创造故事情境、安排故事线与人物关系,设计对话然后与朋友一起对话,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辅助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小组合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这也进一步表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分析[J].品位经典,2021(01):169-170.
[2]夏丹琴.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0,20(23):74-80.
[3]王爱玲.思维可视化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教学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203-204.
[4]唐小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64.
[5]孟晓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共情策略实践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0(38):25.
作者简介:
姓名:王梅梅 性别:女 籍贯:安徽省阜阳市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中教二级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邮编:236000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清河办事处中心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