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沟通触及心灵----班主任沟通工作的一点心得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党莹
[导读] 做班主任,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的思想工作

        党莹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00
        做班主任,重要的一环就是学生的思想工作,思想是行为、学习的基础,尤其对于出现厌学、早恋等情况学生更为重要。在出现问题,老师教育引导的时候,很多孩子常常听不进去劝,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出现老师苦口婆心,孩子腰板直直的、表情木木的、眼神横横的,心里凉凉的情况。那么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学生沟通、引导的时候,最好的情形就是能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让学生能听得进老师的话,若能触及心灵,达到震撼内心的效果,那就真是思想工作“做透了”。本人在不算丰富的班主任生涯中,积攒了一点心得,被同事们戏称“催泪大师”,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现在的学生跟以前不同了,老师的话就是真理、铁律,说一不二。现在的孩子很强的自我意识,关注自我感受,会分析、感知,判断对方是“敌”是“友”。学生若是接受、喜欢某位老师,那么该老师的批评甚至严厉的教育,他都是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从内心抗拒,老师就是再有道理,孩子也可能拒不认账甚至顶嘴。所以,在与孩子沟通之前,要先分析孩子的情绪状态,他感到情绪被关注了,整个人也会放松柔和下来。
        【案例一】阿文是休学到我班的学生,该生学习、行为习惯非常自我,面对老师的询问,他也爱找各种借口搪塞甚至出现不耐烦、易怒的表情。但他的性格中又有特别爱表现,渴望老师同学认可的一面。我挑了一个他心情好的时候,叫阿文过来:阿文,同学们都叫你“大哥”,是不是因为你个子高,又长得帅啊?他嘿嘿一笑,我接着说,你的“硬件条件”确实非常好,要是再多些自内而外散发的绅士风度就好了,比如让多展示舒展的表情,别总是皱着眉头。说罢,我拿出班级在课间休息的照片,放大找到他,他正在认真地、露出不耐烦表情地做一道题,我接着说:“你看,都说认真的人最美,认真你有了,要是表情、情绪管理能再做好点,这一副多美的画儿啊!”阿文腼腆的笑了,轻快地跑回自己的座位。类似的教育进行过几次后,我开始逐渐训练他对我批评的耐受度,有一次他又犯了老毛病,我狠狠拍了几下,阿文都是一副知错了的样子趴在桌子上。
        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要急于让学生承认错误,让学生放下防备,用聊天慢慢引其入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承认,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铁的证据”时使用。
        【案例二】在一次班里同学的起哄中,我发现了班里的一对“情侣”,确定消息准确后,我先叫女生来问话:小辰,有没有什么要跟老师说的?女生假装一脸疑惑:没有啊?我说,那为什么你和小昊结数学帮扶对子,同学都起哄?小辰回答,我们就是普通同学关系,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起哄。我一看,这是筑起围墙,要抵抗的架势,再问下去也不会有进展,只会不欢而散。

于是,我调转方向,故作轻松的说,我叫你来只是聊聊天,不是来责备或要给你定罪的,好吗?我觉得小昊是学习、人品都很不错的男孩子,你选他作为帮扶对子,看来你和我的看法一致?女孩儿表情柔和起来:嗯,我觉得他不但成绩好,而且很热心,无论谁问他提,他都会很认真的讲,而且扫雪的时候从来不退缩,都是第一个下去扫。我听了内心一阵感动,这是个能看到他人真善美的姑娘,于是跟她说:“我觉得你也是漂亮又善良的女孩子,老师家里也有一位小姑娘,以后能长得像你一样亭亭玉立,我就会很高兴。”女孩子笑笑,眼看她在聊天中逐渐放下防备,我便趁机追问:你们是怎么聊起来的?(学生谈恋爱一般都是先从QQ聊起来)小辰说:“就是有一次我数学作业没记全,QQ问其他课代表都没理我,就他理我了,然后就慢慢聊起来了。”之后我又渐进式的跟她聊了一会,再转而问她:同学们既然会起哄,肯定也有不少闲言碎语吧?这时,小辰眼里泛起了泪花,老师,有人说的很难听,有说小昊个子矮的,也有说我成绩不好,小昊成绩好,小昊是在可怜我的……这时,我心中暗喜,这是不但默认了两人的关系,还向老师诉苦,大有向老师求助的意味。我趁热打铁,问了几个激起她自尊心的问题:班里同学起哄你是什么感觉?别人闲言碎语时,小昊有站出来帮你说话么?下学期分班了,小昊很可能会去实验班,你觉得你还能坚持多久?那时又会有怎样的闲言碎语?……女孩儿哭成泪人儿,此时,我有和女孩儿分析了中学阶段恋爱的利弊,最后表示回去后就跟小昊表明态度。此后,我观察了一段时间,班里再没有起哄的现象,两人也没有过多交集,这件事就这样告一段落了。
        这就是不要急于给学生“定罪”,用聊天方式引学生自己说出“作案”细节,学生意识到自己暴露了,也只会吐吐舌头,不承认也只能承认了。
        面对老师教导、批评,有的孩子只是默默的听着忍者,觉得“挨完教育”就可以回去了,这是学生总结出来最容易应付老师说教的对策。想办法让学生多开口表达,才有机会了解孩子想法,从而找到突破点。
        【案例三】高一开学不久,有位安静、瘦小的女生因看起来很认真而成绩却一直很不理想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询问,该生每天十点多写完作业,十一点多就休息了,相比班里其他同学,这是非常非常充裕的休息时间了。我心中有些不悦,“成绩这么差了,还不写完作业复习预习一会,这么早就睡觉”这句话差点冲口而出,转念一想,这个道理学生肯定明白,我说出来也并没有多大意义。于是,转而试着了解这个学生的初中生活。慢慢女生开始倾诉:初中是在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就读,一直是班上的前几名,老师的掌中宝,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来到高中,光环消失了,甚至常常成绩落后而被点名,心理落差很大,自己也找不到方向。说着,还掉起了眼泪。这是,我帮她分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的不足,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可以感觉到,孩子听进去了。之后我又家长在顺利的进行了电话沟通,渐渐的,这个孩子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听课的眼神也有了些许光芒。
        其实写到这里,我领悟到,种种所谓的“方法”、“技巧”无非就是:教师自身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以防止义气用事、杜绝泄愤式的批评,可以冷静做出理性判断。良好的情绪感知能力,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 “草木”,不是“机器”,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的、情绪瞬息万变的个体。所谓理解万岁,就是,学生们的情绪被理解、接纳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