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琴
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把阅读称作是学生学习中的“灰色地带”,阅读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然而,阅读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更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同时阅读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普遍弱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阅读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断助力学生的良好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教学设计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做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断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设计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加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满足新课程标准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感觉,理解,评价和欣赏的能力。这充分表明,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技能的发展不仅必须使学生能够感觉,理解,评价作品,而且还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欣赏,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就是要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并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欣赏,使学生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确定,强化阅读教学确实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指导学生了解文本表达形式和语言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十分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要指导学生摘抄文章当中比较优美的语句,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不断助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指导学生阅读技巧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老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有效的阅读技巧,以便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指导学生阅读技巧时,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阅读文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从而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阅读问题,明确阅读目标。然后,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大致答案,并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总结最终的答案,不断提高自身的总结概括能力。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简单点评,让学生对有关问题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
例如,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首先需要为学生设计与文章有关的问题,如,1、周总理为什么要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2、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呢?3、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你来想一想:自己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然后,学生需要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阅读文章,并要在阅读过程中确定问题答案的大致位置。最后,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分析,以获得对有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答案,深入掌握文章中心。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的,是以老师为中心,并根据老师的意愿进行教学的,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 为了改善上述教学现状,教师需要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阅读教学策略,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业成绩等,来规划阅读教学活动,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眼于学生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阅读和思考文学作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技能。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首先,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教材文章有关的阅读材料。因为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本相关的课外读物,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学习相同类型文学的作品,并能够分析,思考和探索相同类型的问题,从中寻求新知识,拓宽视野并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并巩固知识。其次,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通过针对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因此,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十分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当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需要从一个有趣的角度来计划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阅读的良好理解与学生的重要学习兴趣密不可分。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适当的教学任务,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阅读。当学生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时,他们实际上可以感受到更加多样化的知识内容,并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结果,教师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有效。
例如,当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时,他们会发现学生对科幻类的文章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适当引入一些科幻类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在课堂当中讲述自身的阅读成果,这样,可以长久的保持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十分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要积极更新自身的阅读教学策略,利用有效的策略和途径,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学会阅读,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姚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4.
[2]郭彩羡.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4-85.
[3]施剑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34-135.
[4]高文武.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