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中课前导入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5期(下)   作者:王艳
[导读] 伴随着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前导入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三道镇中心学校       164700
        摘要:伴随着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前导入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前导入不仅可以在正式讲解之前以一种先导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并熟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运用问题式课前导入、生活化课前导入、多媒体课前导入等,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且注重对学生的方向性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导入;问题式;生活化;多媒体
        课前导入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其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据此可知,课前导入是一种与时俱进、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也应当有积极创新的教学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升等等。教师要好好把握课前导入的时机,再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问题式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学生学习兴趣与好奇心的激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问题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钻研,从中寻找答案、积累智慧。问题式课前导入就是立足于教材内容并且结合教师的主观设计,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当深入细致的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且为学生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学习水平与理解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索,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起度。除此之外,问题式课前导入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燕子》时,这是一篇描写春天里的燕子课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于是我运用了问题式导入法进行课前导入,即“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一片生机盎然。那么,春天的燕子会是怎样的呢?它们在春天又会是什么状态呢?深入阅读本篇课文,你们就会更加了解春天的燕子。”在问题式课前导入的驱动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并且深入体会之后,我引导学生将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且与其它学生分享摘抄的原因,即“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二、生活化课前导入,增强学生代入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也就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现实需求。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因此运用生活化课前导入不仅有利于拉近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还有利于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生活化课前导入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荷花》时,荷花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花,于是我采用了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课前导入,意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而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找到答案。我要求学生说出在阅读课文时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学生回答道:“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在完成问题回答之后,我引导学生根据第二自然段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这运用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阅读之后再进行仿写,进而达到更深的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目的,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在阅读中进行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为日后高质量的作文及积累文学素材,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多媒体课前导入,丰富课堂的内容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呈现出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态势。多媒体技术深入融合了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拥有视听结合、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特有优势。不仅可以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还可以运用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来进行课前导入,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前导入,为学生创设动态化的小学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其它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获得真知。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时,这是一篇饱含教育意义的课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于是我采用了多媒体课前导入的方式,借助图文结合、视听结合,为学生构建生动的小学语文课堂。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陶罐和铁罐的卡通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陶罐和铁罐的异同。这篇课文涉及到很多对话内容,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依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切身的体会陶罐和铁罐内心的想法。在对话中学生彼此互动,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而后我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即“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开展了交流讨论,并且内容完整、感悟较多的学生还做了课堂展示。在多媒体课前导入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课前导入教学方法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息息相关,也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法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立足教材基本内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前导入将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则应当在教师的课前导入指引下,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来,并且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文红.小学语文课导入法使用说略[J].宁夏教育,2016(02)
        [2]祁秀春.利用多媒体导入小学语文课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
        [3]牟正光.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J].新课程(上),2015(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