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姣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庙尔台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与综合性兼具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目标,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确保语言建构的基础地位,凸显语文要素促进思维发展,渗透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育人思想,扎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传统根基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发展;审美;文化传承
在小学阶段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课程整体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任务。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统编教材以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内涵。
统编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语文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两部分,人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新教材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确保语言建构的基础地位
新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
新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我们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怎样的双线?这就要我们自己进行梳理,我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语言实践,通过自主积累、有序梳理和适当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把握并运用语言,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言语经验。
陶行知先生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可见,所学与所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让学与用无缝衔接呢?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猴王出世》的第二自然段时,有教师这样教学教师提问“阅读这段话,石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仔细品读这段文字,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什么?”,学生发现本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接着教师引导教学“那还能不能在第三自然段找到排比句?”,“用心读并体会两组排比句读起来有什么感觉?”,学生找到规律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师点拨“这就是排比句的特点。在语言运用中,我们恰当地使用排比句可以使文章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一组排比句生动地展现了石猴生活的画面,让我们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引导“能不能用读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将阅读重点着眼于文章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写”两个点上,巧妙地将学生的阅读从思想层面转移到语言表达,有效的利用教师的语文意识唤醒了学生的语文意识,并帮助学生夯实了语言知识,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奠定了基础。这种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在长期训练中慢慢积淀的。
二、凸显语文要素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生思维培养的着力点在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只有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教师教学时,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适时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发展思维。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提取信息,初步练习概括,根据文字展开想象,链接生活形成认识,进行评价。抽象思维则作为形象思维的进阶,教师在中高年段尤其是高年段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显得尤为重视;创造性思维作为拓展性思维,教师也要顺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来培养。学生的一切语文思维发展都必须基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而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积累与运用,深挖语言内涵,体会语言意境,再现文字表象,帮助学生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三、渗透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育人思想
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教学内容相对宽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语文学习内容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通过书写,学生可以体会汉字结构之美;通过朗诵,学生可以领悟文章节奏与韵律之美;通过想象,学生可以身临其境……这林林总总的“美”源自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可见,教师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可以真正将美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创造美。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这样进行教学:教师引导“老师这里带来了两段声音,请你用心的听一听”(播放微风和狂风的声音)教师引导提问“你们是如何区别出微风与狂风的?”,“请你到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写微风和狂风的,把相关词语画出来。”学生答出“微风是“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温柔”,狂风是很有“威力”“激动”“雄伟”“充满力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语境,并提点出这种轻柔的说话方式就叫呢喃细语。那么如何把语文课本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呢喃细语的时刻,试着用这个词说句话。”这样学以致用。谁最后再来读一下课文,进一步感受微风的轻柔。大自然的声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美妙而又神秘的,怎么让学生来感受这种美呢?教师利用声音的对比,先引导学生对风声有了不同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风声了解的欲望。大自然的微风是美妙的,轻柔如呢喃细语,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引领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让学生在批文入情中形成审美意识,提高对自然之美的鉴赏力。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我们一定要抓好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关键的是要将课堂教学与家庭、社会、自然、生活恰当的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课堂的主人,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
四、扎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传统根基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托于语文课堂教学,依托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中华汉语博大精深,它不仅承载着优秀历史文化,也呈现出广博的文化风貌,更体现出丰裕的人性之美,教师要通过指引学生学习与鉴赏汉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中,传统文化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古诗词、声律启蒙、三字经等经典内容的充实,革命历史篇章的合理编入等都彰显了文化传承。语文教师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教得生动有趣呢?我们以最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学不宜过深、不宜过浅,重在引导学生感悟内容,强调古诗词的画面感。如学习《清平乐·村居》一课时,有教师这样教学,教学中教师提问:“人们常说老小孩、老小孩,其实老人有时真的和小孩一样可爱。诗中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描述图上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做什么,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理解这就是“相媚好”,就是两个人很亲热地说着充满感情的话。接着教师抓住时机提问:“操着吴音的两位老人在亲密的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媚好”。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设想此时三个儿子恰巧听到两位老人亲密的交流,又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在你的眼中这是怎样的一家人?”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脑海中出现幸福一家人的画面。并伴随着音乐声走进这醉人的生活画面。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借助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又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在讨论什么,更丰富了画面的真实感。同时,教师借助配乐引导学生读文,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这种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更鲜活、更令人陶醉,为诗词教学增添了一份难得的乐趣。语言,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该采取“随机渗透,适度拓展”的策略,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多元文化。
语文不是一门随心所欲的课程,更不是一门不可捉摸的课程,它在自身的课程体系中按规律客观、有序地运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学会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语文知识,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丰厚语文知识,强化思维发展,提升审美情趣,不断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携手研读,将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送到孩子们心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武红军.核心素养的落地与践行[J].辽宁教育,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