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5期(下)   作者:吴微华
[导读] 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吴微华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美术教育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美术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验,就怎样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整体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被不断的重视起来。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有必要通过结合小学学生的个人特点来创新美术教育,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将美术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现阶段下充分融入美术课程学习之中。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已作为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产物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且对我们社会的包括教育领域在内各个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开展方式。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图像资源在美术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下的美术教师应该看到信息技术的积极租用,并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全面合理地使用它。教师需要能够在课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大量生动的图像信息,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高质量的直观图像资源,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教室里学习艺术并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性。因此教师需要能够做到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全面进步。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圆形物体的绘画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使用网络资源来整理圆形物体的图片并创建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圆东西,大家能够想到些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回答。然后,老师可以问学生是否要看一看他们提到的圆形物体,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查看找到的地球,向日葵,西瓜,苹果,硬币等圆形图片。播放。最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再画一个圆,并且充分依据网络图片,对画出的圆进行补充,然后按自己的想象来画。
        二、完善课程时间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课时很少,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小学美术教师更要做到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科学组织课堂活动,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效的课堂理论培训。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美术课时间,学习有效的理论知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时间进行相对的实践教学。

在小学阶段下美术课程的开展中,主要由教师在教室来中教给学生艺术理论,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学习理论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弄清楚上课时间的合理安排,以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讲解中尽可能多的学习艺术理论知识实现学生艺术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画人物画的时候,首先,您可以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脸部形状,有的人是国字脸,有的人是鹅蛋脸,也有的人是圆脸。然后教师使用简单的图形向他们展示。其次,教学生如何确定面部特征的位置,并告诉学生美术绘画中的三庭五眼是怎样的五官定位方法,老师再次向学生解释,在美术绘画中身体比例的口诀“站七座五蹲三半”,即成人平均站立等于自身7个头的长度,坐姿通常等于自身5个头的常熟,盘腿坐姿相当于3个半。最后,向学生讲解如何绘制人物绘画,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人物画作,然后老师进行相对应的指导。
        三、推动美术生活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美术是人们建立视觉审美体系的有效手段之一。美术最终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之中。对美术鉴赏的理解是基于丰富的生活。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学习美术和建立审美体系的基本步骤,在这一点上,教师应了解生活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使学生同时体验生活和艺术。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灭鼠课程知识,同时向他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小学美术老师需要在理论课程中让学生了解生活的美学影响并与现实联系,以便学生可以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学习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并将学习融入生活。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个以“家务活”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家人在照顾家庭中的努力,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上课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父母做家务是的情况。然后,老师可以播放音乐,在黑板上画父母做家务的草图,并询问引导学生在家中做家务的感觉。然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想一想父母在脑海里做家务的情境,并画一幅画。最后,老师可以分配功课,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询问学生第二天对家务的感觉,并与学生沟通父母的工作。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将美术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现阶段下充分融入美术课程学习之中。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松海.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05)?
        [2]康雪燕.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4(07)?
        [3]喻佳颖.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考试,2017(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